ANT 发表于 2007-7-8 02:34:53

“钱总裁”又发论文了!呵呵

“钱总裁”又发论文了!```转来给大家看看!

钱总裁

摘要

在中国有一批开口闭口建筑哲学的,他们的哲学知识不能达到哲学专业或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水平。他们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基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在普遍水平以下。他们的古怪行为可以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找到原因。

本文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对假建筑哲学进行批判。

关键词

建筑哲学 哲学 心理学 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解构主义 现象学 实践理性 孤独症自闭症 自卑症 挫折症 自恋症 自大症

1 前言

10-20年前,出现一批专门让人听不懂的建筑理论。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和思考,在下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简单说来,这些理论家在哲学领域往往是外行,达不到一般哲学本科生的水平。真的哲学家不敢乱说话,什么都敢说的,一定是伪哲学家. 他们缺乏逻辑思考的能力。缺乏对事物的直观的认识,只能拘泥于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或者,牵强附会,擅长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从虚到虚。满足于一些意淫的学术。

他们这么做的根源,来自于他们的低智商、内心的自卑和失败的学术经历。

因为缺乏共同的背景知识,他们之间也没有办法真正进行学术交流。所以在圈子里面常常会看到一群弱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胡说八道、蔚为壮观。

2 "建筑哲学"的哲学批判

只要认真地读读十几年前的一大堆建筑哲学的文章,不难发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都不及格,不能经受住真正的哲学批判。同样,把这些文章当真的人也都是傻瓜。“哲学家们”显然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哲学,没有拜真正的职业哲学家为师,没有受到专业的哲学指导。顶多是半懂不懂地读了几本哲学书。这种野路子是不能和在下的真哲学相比的。这些臆想的“哲学”不能经受住真正哲学的批判。

2.1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认为,要使一个研究过程有效,必须事先确认那个研究的前提是真实的。没有前提的真实性,就不会有结论的真实性。对前提的思考,通常采用纯粹理性批判的方式进行。

而那些建筑哲学家是怎么做的?他们往往仅仅是根据设计者自己的说法和其它人以前的一些言论,就想当然的认为该建筑和某某文化、某某哲学有着联系。这种判断是不充分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说,从一开始就犯错误了。所以接下来在此基础上的种种演绎都是不对的。可以作为科学研究起点的经验证据,必须要得到"无歧义的描述",具有"可重复性"。引述"无可置疑"的经验事实,到目前为止,说什么设计者所表达的"文化、隐喻"还只是设计者一个人的个人体验,没有依据。

因此,它很可能不能得到其它人的认同。或者,1000个人有1000个不同的认同。如果“哲学家们”具有一种基本的科学求实精神,就应该首先以某种无可置疑的方式来确定这一事实,使这个过程得到无歧义的描写,才能再做后面的研究。可惜,这些他们竟然错误地把还没有得到确认的"结论"当"前提"使用了。后面的文章就大谈特谈什么文人,文化,主义、批判。依据一个不可靠的前提,是不可能得出可靠的结论的。

但这不排除缺乏哲学精神的一些人会认同这些假哲学家,可以让他们在小圈子或者是一群学生中高兴一番,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人们可能就会无情地取笑他们。

2.2 解构主义批判

解构主义是一种很有效的批判理论,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批判某些理论的"除了文本,别无它物"这种状况。是一种对批判理论的批判。

不幸的是,这样一种批判理论却被建筑学中的某些人,误用、乱用。自己所做的建筑复杂了一点,就以为自己无师自通解构主义了。

这种情况在艺术家中很常见,当年,艺术家达利宣称,他的艺术就是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弗洛伊德看了达利的艺术以后说,自己研究的是无意识,而达利的东西还是有意识的。气的达利没词。

艺术品的价值在于自身,不在于牵强附会套上很多理论。

十年以前,中国的理论家吴焕加先生提出,解构主义是一种风格。几个所谓的学者硬是说解构主义建筑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物。

请问这些学者,解构主义建筑的"能指"和真实的建筑的"所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你们的这种说法除了说法本身,还有什么价值吗?

2.3 现象学批判

现象学首先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

现象学的总体特征是放弃建构系统的意向 ,致力于扎实的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向直观的原本源泉以及在此源泉中汲取的本质洞察的回复 , 哲学的伟大传统才能根据概念和问题而得到运用 , 只有通过这一途径 , 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 , 问题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出 , 尔后也才能得到原则上的解决。"

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的一个主要哲学思想是要研究 "事物本身"。很明显,“建筑哲学家”的"思"没有指向"事物本身",而是指向了一些自己臆想的、毫无根据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也没有多少有机的联系,是一笔"糊涂帐"。这些研究者不厌其烦的纠缠这笔糊涂帐。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使他们的"思"指向"事物本身",而是为自己的糊涂帐做一些"自圆其说"的解释。由于缺乏海德格尔式的理性批判,"思"没有能够指向"事物本身"。很多建筑哲学研究仅仅只能"自圆其说 ",这种研究的"成果"当然没有丝毫价值。世界上说法已经有了 n种,不麻烦你再来一个n+1种。

2.4 实践理性批判

一项研究成果的未来前景,要么能够比现有的理论更充分、更简单、更有效的解释世界,要么能够比现有的方法更有效、更充分也更简单的指导我们改造世界。

某些理论家,仅仅是依据一些不着边际的臆想为研究的前提,希望通过类似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这看上去是实践的前提,其实不然,这只是确立了一种"实践理想",不是确立了"实践前提"。实践前提的确立,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它所依据的实践理论和方法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某种建筑形式和某些人的理论并不具有确定性。因为这些所谓的理论和建筑形式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他们不能用确定的方法分清某些说法是真的有联系还是假的有联系。建筑师的某些言论、某些细节的做法并不具有完全确定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得出一个结论,显得完全不可靠,非常盲目。

和一些常识相比,建筑哲学理论家并没有提供更有力的解释。常识告诉我们,屋顶不能自己漂浮在空中,一定要有支撑。而理论家们哲学、美学地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还是不能说明问题。

科学必须具有潜在的可证伪性。意思就是说,也许科学理论是不可证实的,但是必须是可以证伪的。那些东西是根本无法证伪的。连论据都不可靠,怎么证伪。

3 心理学的批判

我们可能对这类人很好奇,我们会问,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才能造就这样的人?这类人的生活经历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认识几个这样的所谓的"建筑哲学家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有非常类似的生活经历。

建筑业内的人士总对哲学心存敬畏,一谈到建筑哲学家,总会想象他们都是一些聪明绝顶的人,出身于名牌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得到名师指点,一直活跃在学术的最前沿,一直在进行艰深的思考,一直看很多大部头的书籍。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些人的主要特征是缺乏理性,缺乏常识。不能用理性思考,不能用常识思考。他们看得书并不多。

缺乏理性的原因是智商相对不高。这是他们古怪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聪明,一直考不上最好的大学,因为不聪明,在一般的本科院校没有学习到什么东西。因为不聪明,只能以考研专业户的身份进入一流大学,因为不聪明,他们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一直不能得到最优秀的学者的指导。因为不聪明,一直不能与职业哲学家对话,他们对哲学的了解一直不超过业余爱好者的水平。因为不聪明,只经过几年的自学,读了几本哲学书,根本没有读懂,就这样完成了他们一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他们还缺乏常识,缺乏常识的原因没有交流总是闷着头自己瞎搞。不能从交流中得到常识。

并不是所有的傻瓜都要做某一个方面的"傻瓜哲学家",仅仅傻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过人之处,在不同的阶段还要有特定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状态使得他们和世界隔绝。所以,他们的学术往往是一些在一般人看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常识问题。

3.1 大学阶段--孤独症/自闭症

他们的智商应该在一般人以上,但是对比他们将来研究生涯所接触的人,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弱智者。这显然符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在某一个层次的人群中,不知道如何得体说话的人的基本都是这个层次中的傻瓜。

由于他们不是聪明的人,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才能,即使学习勤奋。成绩还是不理想,在我那个时代,和我同龄的几个"建筑哲学家"基本没有本科"老八校"毕业的。

"理论家们"的本科往往是在内地比较闭塞的学校。在大学阶段,他们瞧不起周围的人,不愿意不学无术,实际上自己也是不学无术。有点自命不凡。但是自己又确实没有可以骄傲的资本。他们和他们周围被他们瞧不起的人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他们经历了一个有些焦虑的时期。他们最终决定改变,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素质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局限,他们所做出的改变不是正常的、可行的。带有胡思乱想性质。

这样的经历的效果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从此走上了一条和众人不同的道路,此后,他们绝无可能象一般人那样从实际和现实条件出发,运用自己的常识思考问题。他们以后总能从常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地方找到不同的道理。

另一方面,他们失去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他们羽翼渐丰没有和人交流的需要。所以缺乏一般人在大学阶段的常识。

他们在性格上也有相应的痕迹,和这些人讨论问题是一种痛苦的事,就象给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讲道理。你认为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他却还是不买账。总是非常固执地夸大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哪怕这种不同之处非常微小。

3.2 硕士阶段--自卑症/挫折症

读研究生是他们的一般道路。他们以考研专业户的身份进入名牌大学,这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他们这个时候往往非常认真读书。但是,还是不会保持了过去的一个人玩的老习惯。这是因为过去的历史对他们无疑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仅仅上了一个末流大学对他们的自信的打击是致命和长期的,而且伤痕一直到现在仍然非常新鲜。

在这种挫折感的压力下,他们往往会更加封闭自己。他们的“哲学”是悲观厌世的、没有新鲜活力的。不能看到年轻人的朝气,倒是一脸老人的暮气。他们没有朋友一起喝酒吃肉、打牌下棋,没有爱好。整天看那基本无法看懂的天书。

没有交流,又没有朋友,也就不能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无法发现自己的偏激之处。体现在他们的做人和做学问两个方面。在做人方面往往很偏激,虽然他们都是道德正直的人,但是由于不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朋友很少。总让身边的人不愉快。在做学问方面,也是如此,学术中充斥了大量的别人的术语,或是自己生造的词汇。很难让他们用大家都可以弄懂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

3.3 学术阶段--自恋症/自大症

极度自卑有时会转化为盲目自傲。他们经常宣称自己读书多,有的时候很反常的宣称自己读书少,非常骄傲地自称以前接受的教育都是垃圾,自己已经像呕吐一样消除了以前的影响,并“争取”到重新做人的权利。既然如此,也就没人知道他的新知识的深浅。就这样护住了自己的命门,

这些特点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这些偏执狂们是在与他们的同行们几乎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从事研究的。这不是指地域上的隔绝,而是指和本专业的其他研究者没有富有成效的接触。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隔绝并不一定是偏执狂的一种标志。那时科学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既没有科学期刊,也没有什么学会。现在,每门科学都已建立了颇有成效的通信网。检验新学说的广泛合作,在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检验过程不受上级“正统做法”的控制。在这种现代的结构中,科学的进步依赖于不断的资料交流,因此,一个有成就的学者,要想闭门造车已不可能。

而这些家伙很搞笑,总是以为自己懂了。

4 结论

上面说的至少是前10年的事情,在下已经10年没有在学术圈子里面混了。10年很漫长,山变了,水变了,玩的花样变了,玩花样的人变了,当年那批玩噱头的人已经变得默默无闻了。但是,10年也很短暂,玩花样的规则一定没有变。

所以,可以推断出,当今的"建筑哲学家"肯定一样也是弱智,一样也是胡说八道,一样也是不懂哲学。一样也是孤独的、封闭的、自卑的、挫折的、自恋的和自大的。这些"建筑哲学家"一样也只能骗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的扯淡也就骗骗大二以下的学生,往后再受蛊惑,就是要中毒遭罪的。

不信的话,你留心一下世面上混的"建筑哲学家",把他们的学术拿去请教一下真的职业哲学家。调查一下他们的背景和经历,就知道在下所言不虚。

由于建筑学的特殊性,这样的“哲学家”往往在一个时期内能获得非常好的评价。能得到重视,能有一个崇拜者的圈子。对年轻学生造成的伤害也就特别大。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下的话对不对要历史来回答。记得在60年代,老家出现了一个学习毛选的标兵,把毛选背得滚瓜烂熟,来学校给我们做报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在下当时对此也是非常敬仰。谁知道,文化革命结束以后,才知道此人一直有轻微智障。这段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历史往往就是:一边搞笑,一边残酷。

参考文献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

slaals 发表于 2008-4-6 12:26:45

太长了。没耐心看完。

912812712 发表于 2008-8-19 09:10:54

有点调侃的味道,但是还是写得很有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总裁”又发论文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