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建筑传媒大奖最佳建筑奖---甘肃毛寺实验小学
入 围:甘肃毛寺实验小学
香港湿地公园
921地震教育园区(台湾)
胜 出:
甘肃毛寺小学
图文介绍:http://www.archiant.com/bbs/viewthread.php?tid=3854
图 库:http://www.archiant.com/gallery/thumbnails.php?album=17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建筑师:吴恩融、穆钧地址:甘肃省庆阳市毛寺村
落成时间:2007年
吴恩融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自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在多所世界知名的大学任教。生态可持续建筑是吴教授多年来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具体涉及的研究包括生态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自然采光和太阳能利用、都市气候与生态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等。与此同时,吴教授联合相关领域的国际专家,开创并亲自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可持续环境设计理学硕士课程。受香港特区政府委托,吴教授作为环境顾问,制定了香港建筑天然采光能效的建筑规范和空气流通评估准则及其技术性方法,还被中国政府聘为天然采光和建筑能效专家顾问。
穆钧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取得了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并于2006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研究硕士学位。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研究和实践主要侧重于生态建筑以及中国西部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同导师吴恩融教授一起从事了“无止桥”、“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等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与此同时,作为“无止桥慈善基金”(香港)项目部主任,组织香港和内地多所大学在内地农村开展以“无止桥”为核心的扶贫建桥活动。
○ 获奖感言
这是对关注民生的建筑同仁的肯定
获得最佳建筑奖,我们其实感觉是非常意外的,因为刚才其实前面介绍词里面也提到了这个项目在建筑设计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贡献。如果跟像谢英俊老师还有冯老先生等这些前辈在建筑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相比,我们其实所做的这点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就像获得青年建筑师奖的标准营造所说的,我们也感受到这个奖的意义主要是鞭策和激励,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这个奖项是对所有关注社会民生的建筑同仁的一个肯定和持续的支持。今晚吴恩融教授因为公务安排,无法前来亲自参与,特地委托我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写了一段感言托我传达:2002年,当我们第一次到访毛寺村时,听到关于一个妈妈和她的孩子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冲走的辛酸故事,而村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淌水穿过这条河,为此,我们发动志愿者的力量为他们建造了一座无止桥。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村里的孩子们在破败的窑洞艰难求学,于是募集善款,并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为他们设计、兴建了这所毛寺生态实验小学。作为建筑师兼科学环境研究者,我们确信这所学校至少可以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继续读书、且舒适愉悦的场所。然而不仅如此,正如我的导师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的“建筑应该激发和提升人的感知和情感”。几个月前我们再次回到这所学校,我问一个孩子你觉得这所学校怎么样?我猜想他会说不错、挺舒服的,然而他的回答是“它非常漂亮”。在这所生态实验学校的背后,其实我们更为关注的是新建筑诞生的全过程对于当地生活状态的启发作用。而面对都市强势文化主导一切的今天,处于弱势和缺乏关注的乡村社会,原本那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自信已消失殆尽,都市生活的一切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全部。然而,当地有限的经济、技术和资源条件往往使得其结果发生扭曲。我们建无止桥与毛寺小学,也是希望用“高科学、低技术”的建造理念,向当地居民诠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使他们相信无需盲目地模仿城市和等待外界的援助,而只需要利用他们所熟知的传统技术,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双手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并实现人和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尽管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和无止桥项目历经长达5年的曲折过程,迈出的还只是一小步,但令我们深受鼓舞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将目光从光鲜的都市阶层转向极需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中国建筑传媒奖的设立便是其最好的证明。本次我们有幸获得了最佳建筑奖,实际上是对所有关注社会民生的建筑同仁的一份肯定和激励,对于我们而言,最珍贵的奖励莫过于来自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校长的那句话:“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再需要烧煤来取暖,省下来的钱可以为孩子们多买新书。”
颁奖词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它结合地形条件,使用地方材料,营造出丰富、自然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并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粪便处理等方面独具匠心,用适用技术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另外,当地工匠的营造,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也使这个并非引人注目的建筑实践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范例。
○ 作品简介
2007年夏于甘肃省毛寺村新近落成的小学校正是在此背景下所进行的示范性研究成果。这是一个慈善项目。其目标不仅仅是为当地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关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努力诠释一个适合于当地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模式。
该项目强调一个科学化且可推广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其中包含三个基本阶段:现状调研与分析,模拟实验研究,设计与施工建造。首先,根据对当地冬季寒冷夏季温和的气候特点、有限的经济和建筑资源水平、以生土建筑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这一地区针对冬季的热工设计是减少建筑能耗和环境污染最为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段。而当地以生土窑洞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着大量基于自然资源并值得生态建筑设计借鉴的生态元素。与此同时,学校的设计与建造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舒适的室内环境、能耗与环境污染的最小化、造价低廉与施工简便。以此为基础,我们利用教室为模型,借助TAS软件进行了一系列计算机热学仿真实验。通过对当地所有常规和自然材料、传统建造技术和生态设计系统的筛选与优化,我们发现最基本的建造技术——以生土和其它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筑蓄热体与绝热体的使用,是提升建筑热特性、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因此应被充分地运用在学校教室的设计之中。
顺应所处的地形,学校所需的十间教室被分为五个单元,布置于两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使得每间教室均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以绿化为主的院落环境有助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校园环境。教室的造型源于当地传统木结构坡屋顶民居,不仅继承了传统木框架建筑优良的抗震性能,而且对于村民而言更容易建造施工。教室北侧嵌入台地,可以在保证南向日照的同时,有效地减少冬季教室内的热损失。宽厚的土坯墙、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双层玻璃等蓄热体或绝热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能力,维护室内环境的舒适稳定。与此同时,根据位置的不同,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小学的建设施工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造组织模式,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除平整土方所必须的挖掘机以外,所有施工工具均为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同时,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由于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可再生性”,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立即投入再利用。例如,土坯是由地基挖掘出来的黄土压制而成,而土坯的碎块废料又可混合到麦草泥中作为粘接材料。再如,剩下的椽头与檩头被再利用到围墙和校园设施建造之中。以上措施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传统的建筑智慧,而且可以将由于施工而导致的能耗与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化。
新教室的直接造价(包括材料、人工与设备)只有422HKD/m2,远低于当地由粘土砖和混凝土建造的常规学校建筑。而根据对教室在过去一年使用过程中的观测发现,与当地常规的学校建筑相比,新建教室的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谓冬暖夏凉。即便在今年初罕有的严冬,无需任何燃料采暖,教室仍可达到舒适且空气清新的室内环境。
从该项目建成的效果来看,总体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首先,新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在热工性能、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方面,其具生态可持续效能远优于当地常规的建筑;其次,由于施工建造大量地雇佣了当地的村民,作为慈善项目,除了学校本身绝大部分的社会捐助得以惠及这个村落;更重要的是,从这个学校项目中,村民们得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新学校的建造向他们诠释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之路。在有限的经济基础下,村民完全可以利用所熟知的传统技术和随地可得的自然材料,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幷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该项目的总结报告已初步完成,以供未来的出版和推广。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下去,不仅仅是为了一座学校,而是为整个这地区生态建筑的发展进行更加有意义的研究与示范。
最后,引用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校长的一句话:“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再需要烧煤来取暖了,省下来的钱可以为孩子们多买一些书了。”
○ 建筑师访谈
我们更为关注建筑过程对当地生活状态的启发作用
南方都市报:听你的获奖感言,最有感触的就是校长说的那句:“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再需要烧煤来取暖,省下来的钱可以为孩子们多买新书。”能具体说说你们用了哪些技术做到这样吗?穆钧:其实并没有用什么高科技或新的技术,只是我们发现当地的房子住起来冬冷夏热,而传统窑洞倒是冬暖夏凉,于是研究了窑洞的原理,并且做了热学计算机模拟,以效果和造价为坐标做了一系列的试验,最后寻求到了造价最低、节能最多的一个点,就照此执行,最后教室的直接造价(包括材料、人工和设备)只有422港元/平方米。
南方都市报:当地的哪些经验给了你们启发?穆钧:比如说屋檐下的地面,一般来说要做1米左右的混凝土,以防止屋檐水淤积,但是用那么多混凝土对贫困地区而言是奢侈的,不适合推广的,后来看到当地的“土办法”是铺碎砖或者卵石,我们就选择了平整性更好一些的毛石,既省钱又美观。又如土房子最大的问题是墙面遇水容易渗漏、容易腐坏,我们就照当地有些加瓦片的做法,也是既实用又不费钱。这样的过程,实际上也让我们看到建筑的因地制宜真的很重要,而且用好了可以省钱。
南方都市报:看介绍说你们做这个小学花了5年时间,是不是这些研究就耗费了很多时间?穆钧:我们是把这个学校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来做的,不仅仅单纯只是把它建造出来,还要从中找到一个“高科学、低技术”、最为有效节能的方式,并且借此过程向当地居民传播,让他们能有所受益。这个项目差不多是调研一年、试验一年、施工两年,我完完全全扎在当地度过的就有两年半时间,吃住都在村里,有点像那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因为真正体验了当地的生活,所以我们是用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条件和习惯来做这么个项目。
南方都市报:建造过程中还特意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是吧?穆钧:是的,小学的施工全部是由本村的村民组成,这样一方面是为延续当地传统的施工工艺,使当地的工匠认识到传统技艺的价值所在,并结合一些新的技艺作为改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获得一些工作报酬贴补家用。其实,我们整个项目就是在强调“科学化且可推广”的设计和研究方法,所以尽量运用当地工艺,尽量因地制宜,而且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除平整土方所必需的挖掘机以外,所有施工工具都是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这样我们的这个项目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就结束了,当地人还可以从中获取一套可以自己复制推广的生态建筑方式。
南方都市报:这些意义,是不是就是你所理解的“公民建筑”?穆钧:这个其实我们之前没有想过,初衷只是因为受到当地艰苦环境的触动,想要建这么一座学校,让孩子们有个舒适而美观的读书环境。就“公民建筑”一词,我的理解就是为公民而建的建筑,很钦佩冯纪忠先生讲的那句“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但是,不得不说明一点的是,就如我认为的很多建筑师同行,并不是不愿意做公民建筑,只是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且关键还要看业主、甲方想要一个什么建筑,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市场导向”问题,真的很复杂。南方都市报:你说的确实是现实问题,现在你看做公民建筑的社会环境有没有一些进步?穆钧:我看今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大家都说这是个“公益元年”,尤其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的踊跃捐助和积极思考。“走向公民建筑”的口号也确实提得正当时候、很有意义。
南方都市报:你们后来也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接下来有哪些计划呢?穆钧:在建设部以及香港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我们发起并成立了无止桥慈善基金,取名“无止”寓意之一就是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做生态建筑,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发动香港以及内地的高校师生,去开展一些以建桥为中心的综合农村建设扶贫项目。
南方都市报:你们做的这些实际工作就是“走向公民建筑”的努力,对此过程,你有哪些呼吁或者期望吗?穆钧:真正要说“走向公民建筑”,需要培育成熟的公民意识。媒体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在走向公民建筑的路途中,希望建筑师社会一些些、传媒专业一些些,还有基层政府的眼界再开放一些。
采写
赵磊
左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