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29 发表于 2006-5-27 12:31:35

转帖

如果现代主义是西方建筑的革命,那么中国建筑的辛亥革命还没有到来,我们还在中国建筑的戊戌变法中徘徊。
写于2006年5月3日

弗兰普顿的思路很清晰,为现代主义及之后的建筑思潮梳理了一个线索,从以前所有的历史文献的编撰手法来看,他的思路必然反映他所处的历史观点和人文背景。

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巨大影响而不平常。其过程中纯粹的现代主义思潮阶段的缺失导致了中国建筑如今的立足基石过于片段和破碎。中国现代思路和出路在何方?这是我们一直在讨论和苦苦搜寻的。

其实我们所谓的反思和探索,都是建立在西方的思维构架和语言体系的基础上的。在传统的语言中我们甚至根本找不到一个词,是可以准确与当今的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土木?不是,建造水利工程一样可以叫土木,土木是不带有艺术创作的内容的。建筑?这个词来自日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甚至你可以去看看,《营造法式》,《园冶》《考工记》这些记录我们历史的文献中,根本没有涉及到模式语言、形态、符号学、艺术风格等等这些建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已经被我们认知为常识),那些文献里所记述的,无非两点,一是构造做法,二是形制。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全部。这事实反映了我们实在尴尬的一点:中国建筑,实际上是没有传统的。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建筑学实际上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虽然和传统中的某些学科有着交叉和重叠,但是它对于中国文化历史来说,毕竟是外来的,新诞生的学科。

如果“中国建筑”这学科有前身,有传统,那这传统是什么呢?我们从历史语言中找到了另外一个词,这个词的意思和“建筑”还接近些(但事实上所指的并不是一样的内容),这个词是“营造”。“营”是为操作,运转,“造”为形成,“营造”的本意专指在“房子”层面上的建造(参研《营造法式》)这“营造”和“建筑”的不同点在于,“营造”不牵涉到艺术和思想层面,只是对现实世界的存在物体的调和及操作。也就是说,“建筑”的含义,要大于“营造”。

对于“营造”,中国是有传统的,那么我们如果能找到“建筑”大于“营造”的那一个部分的中国传统,毫无疑问,结合两者,我们也就找到了“建筑”的中国传统。“建筑”大于“营造”的那一个部分,实际上就是“房子”的艺术内涵和精神要求。

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历史渊源,导致了中国文化中对于人类自我居住的物质体——“房子”在哲学层面——艺术内涵和精神要求的思考太少。中国文化不是从来不考虑人类自我居住的环境,这从中国传统的书画中可以清晰地反映,青山绿水,世外桃源,文人墨客无不趋之若鹜。但是你我都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最美丽的山水风景间,人所居住的“房子”也不过只是寥寥数笔带过,人对居住的“硬环境”的要求是如此的低,对于“房子”是如此的忽视的态度!!

中国文化忽视了“房子”的艺术内涵和精神要求,重视的是整个环境。“房子”有没有艺术性根本不要紧,不过只是环境的一个最不起眼的部分。这样看来,我们今天的“建筑”所对应的中国文化传统找到了,“建筑”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渊源是:中国传统的环境观加“营造”的技术方法。

我想先说说人文道路。

战后的日本之所以被当今的西方世界所接纳所认可,绝对不只是因为他们国家在战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变得富有——西方的主流人文观念早已经脱离了盲目拜金的倾向。西方之所以关注日本文化,逐渐认可了日本文化,其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共同的属性。

西方文化史清晰的表明:自文艺复兴时起,人文艺术、哲学思潮、宗教信仰、社会伦理等等文化开始与政治脱钩,开始独立发展。政治变革无法割断文化的历史延续,思想的开放使人类获得了人性空前的自由。很多事例可以表明:如人文团体全部发自民间,学术研究非官方化,哲学理论和思潮独立性等等。西方显然已经在文化上形成这样的共识:政治可以随时改变,而文化却会源远流长,政治没有权力指挥文化往哪条路上走。

中国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宗教信仰、哲学思潮服务于政治,同时,人文艺术也需要服务于政治,不利于统治的一切思潮都会得到统治者的反击和扑杀。所以我们的文化官办气息太浓厚,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也都是政治任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学术立场——有的只有政治立场。这样的文化不免成为政治的狗腿子,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日本文化已经向西方靠拢,脱离了原有的文化的属性,诞生了崭新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虽然或多或少还带有官本位的影子,但实质上已经独立于日本政治之外了。也正是因为日本文化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才使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日本人获得了很多的诺贝尔奖,还有以丹下健三为首的建筑大师等等。

洋务派中坚人物张之洞曾经提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典型的改良派的主张。事实上日本所走的路是“西学为体,本学为用”的道路。这里的“体”和“用”不是绝对的,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扔掉老的没用的,补充新的有用的,关键是扔掉多少而已。

中国建筑想要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老是跟在那些明星建筑师、先锋派建筑师后面拾人牙慧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如何反思传统,研究提炼甚至抛弃传统,建立中国建筑的独立的学术立场和人格,不再为政治的需要服务,不再受权力的指挥,以学术本身的价值观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前进,那中国建筑的光明也就不远了。

中国人古人对于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向上,不是等待上帝来“启示”的。内在的对价值之源的追求的重点显示都放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所以人的修养和修持成为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文化具有“人文精神”,这便是一种具体表现。这种精神不但见之于宗教、道德、社会各方面,而且也同样支配着艺术与文学领域。所以“心源”这个观念在绘画和诗的创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大概可以用“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来概括中国人的基本态度。这一观念最早是由名家的惠施正式提出来的,庄子曾加以附和,中间经禅宗和尚的宣扬,最后进入宋明理学系统,所以可以说这是中国各派的共同观点。但是天地万物和人都不同,何以能成为一体呢?这就要说到中国特有的“气”的观念。天地万物的运行,便是一“气”的聚散生化的无穷过程,这就是对董仲舒所谓“天人合一”比较确切的理解。所以中国古建对环境的重视是可以理解的。
再者,传统中国的技术是远多于科学的,这里我们必须将科学和技术加以区别。技术属应用范畴,是可以从经验中摸索而得的,而且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科学则是对自然现象的各方面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但要有精密的方法和工具,并且还必须有精确的理论说明。西方文化在这一点特显精彩。无论就数学、天文、物理、生物各部门的成绩或系统分类言,西方的科学在希腊时代已超过中国。只有在实用技术方面,中国在17世纪以前尚不甚逊色。我认为西方的外倾文化有助于系统科学的发展,而中国文化的内倾精神则不积极地鼓励人去对外面世界寻求系统的了解。
建筑学术的理论架构

建筑学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建筑学术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建筑学术的本质是应用价值观念和美学理论等对房屋建造行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指导。

任何形成“学术”的学科都有一系列的理论,其理论一旦构成体系,其面目必将呈现理论架构系统。和任何其它类似的学术一样,建筑学术的理论可以用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系统结构加以梳理。

建筑学的本体核心是价值观,由于文化道路历史和地域的区别,各民族和国家在价值观上有不同的方向和取舍,因而造成了建筑学内容的差异。建筑学“本体”涵盖美学,美学是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之一。溯中国建筑文化本体之源,“道”全面涵盖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取向,中国建筑学的本体即为“道”,其内容将在后面作论述。

建筑学的方法论涵盖了模式语言、符号学等具体学科,本体核心的不同并不导致方法的显著差异。中国建筑学的方法论概括为“法”,具体表现为“手法”。这手法不仅涵盖在面对实体时的处理方法,也涵盖在精神层面面对客观规律时的态度。

建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之外有外延。可能也有别的称谓来涵盖和描述,其定义范围也可能有冲突和重叠,但无论如何,外延虽受本体核心和方法的影响,却不会放大本体核心和方法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建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一直没有形成建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是学术的主要部分。当前的中国建筑学中有关方法论的部分几乎都是直接从西方移植进来,和原有的本体核心有着或多或少的冲突,如何取舍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这是导致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的本体核心和西方移植来的方法论之间的冲突焦点在于:西方传入的建筑学理论一直都是经过整合的系统,在这理论中建筑是中心,应该让环境服从和加强建筑。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核心是环境,环境包含房子,房子应该服从环境的需要。

这样的冲突其实就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在当今已经多元化的社会中,在各种思潮的鼓噪声中,中国建筑没有经过静心思考就匆匆上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收效甚微。

125383810 发表于 2008-10-18 04:00:52

sss

建筑学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建筑学术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建筑学术的本质是应用价值观念和美学理论等对房屋建造行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指导。

任何形成“学术”的学科都有一系列的理论,其理论一旦构成体系,其面目必将呈现理论架构系统。和任何其它类似的学术一样,建筑学术的理论可以用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系统结构加以梳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