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柯布全集
柯布全集1928年,两个年轻的建筑师(W•博奥席耶和O•斯通诺霍)在柯布的事务所实习。他们向他们的一位书商朋友H•吉思博格建议出版他们这位导师的作品集。一年后,即1929年,《勒•柯布西耶作品全集》第一卷正式出版,总结了柯布近二十年的工作和研究。二战前夕《全集》第二卷和第三卷相继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集》的出版工作继续着: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1965年,就在第七卷即将印刷之际,编者接到了从燕尾海角传来噩耗——这位伟大的建筑师离开了人世,但当时他的许多作品尚在建造中,于是,四年后出版了《全集》的最后一卷,即第八卷。这便是八卷本《勒•柯布西耶作品全集》的由来。
1957年,巴黎美术学院几名年青的学生恳请年届七旬的柯布在学校开设一个工作室,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柯布这样评价自己的《全集》:
我核定书中内容,确信其中既没有恭维奉承,也没有辞藻卖弄,只有纯粹的资料。这包括所有的平面,所有的剖面,所有的立面,它们呈现出每一个经过仔细考虑的方案的生物学以及严格的解剖学分析。结合说明的文字,详尽的附图字幕,必要的尺寸标注,博奥席耶把《全集》做成了现代版的教育宣言。是的,至少,这是我个人的教育宣言。亲爱的青年朋友,以这样的方式,我其实已经答复了你们的请求。此外,你们不是想把我塑造成一个教皇吧?在那些书卷中,你们便可以会晤我的思想,它们被忠实地表达,正如我的生命之于我的身体,当它离弃了我,那么……
《全集》八卷书,摞在一起有三块砖那么厚,几千张插图,四十余万字。令人震惊的决不仅仅在于其作品的数量之庞大,还在于其所涵盖的范围之广阔;令人动情之处在于他——作品的创造者——对建筑基本问题(建筑,人,自然)的不懈思考,更在于他胸中涌动的不息的对建筑对本色生命的炽烈的爱。
自1914年发明的多米诺骨架体系开始,《全集》见证了现代建筑的诞生——一个一个器官(底层架空柱,玻璃墙面,屋顶花园,遮阳)逐渐成形,于此同时,新的建筑类型相继出现(别墅公寓,摩天楼,无限生长的螺旋型博物馆,居住单位,绿色工厂,农垦单位,自助建造……);新的城市类型接连确立(三百万人口的当代城市,光辉城市,线型工业城),最终,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蓝图便是柯布所阐述的“三种人类机构”。这个世界不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那种抽象的图解世界,而是以一些独特的如同生物一般的建筑有机体构成的具体世界!《全集》中展现的每一件作品(无论建成还是未建成),只有作为发自内心的对这个世界的迫切召唤,才能解释它们存在的意义。
一个新世界,一个机器文明时代诞生的崭新的世界,一个为着征服由于技术的无限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速度造成的极度的混乱和失衡而建立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孩子,都拥有“基本的快乐”(阳光,广阔的空间,草木的青绿),都能够从容的安排短短一生中的每一天,都拥有和谐的“24小时太阳日”。在这个世界里,太阳的法则至高无上。
以这个世界为参照,在它那夺目的光芒的照耀下,争名逐利蝇营狗苟的现实世界显得格外刺眼——狂乱,荒诞,分裂,丑陋,无处不在。但,正是这两个世界的对立,正是直面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以及克服这种对立的永无止境的抗争,才能解释柯布作品中所呈现的惊人的不衰的生命张力,才能解释柯布何以能如此坚定地坚韧地对一项研究进行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耐心探索。
从1950年的波哥达之旅开始,柯布反复提到“一个世界的终结”。终结,这里决不意味灾难,因所终结的是一个旧世界,是“被机器碾得支离破碎的人类生活的历史”。是的,旧世界的终结,“解脱”!解脱?!只是因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旧世界的终结,便意味着新世界的降生。
这一时期,柯布的小本子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志——张开的手。这是他特为在他身后即将来临的新世界创立的标志。他强调这是一个建筑师的创造,是“人类中立的一个特定事件”。他所持的立场无涉任何党派,他所关注的是且仅是问题的解决:
在人与材料构成的综合体中(体现了建筑的复杂性),人们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冲突皆可解决。我们只需要说服自己,我们只需要研究问题,向着一切材料、技术和思想张开我们的手,寻找问题的解答。
归根结蒂,这是个什么问题?
八卷本《全集》第一卷第一个方案是1910年设计的“艺匠作坊”(第二个,便是源自1914年的多米诺住宅)。这里,正是在这个方案里蕴含着一颗种子,一颗柯布在他20岁那年参观艾玛—查尔特勒修道院时种下的种子。在那里,他看到个体的自由和集体的力量如何能和谐共存。这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构成了生命的二项式:压抑个体的自由,将导向集体事业的停滞;反之,放纵个体自由,最终只能使个体丧失自我,只能导致每个个体彻底的不自由,只能造成集体那惊人的行动的力量的瓦解。建立这二项式的平衡是柯布毕其一生之力去探寻去解决的问题。
柯布去世整整四十年,八卷本《全集》中文版终得问世。
在《全集》第一卷第一版的作者引言里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人类的创造达到无可置疑的清明状态,它们形成体系;而后,被纂入法典;最后,被送进博物馆,那儿便是它们的坟墓。新的思想又产生了,新的发明又涌现了,一切都被怀疑,所有皆被掀翻。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终有一日会衰竭的是个人的创造力:但那也仅仅是个人的,而绝非建筑的终结。新的一代继往而来,他们毫不客气的爬到你的头上,踩在你的肩上,他们不会向跳板言谢,他们只顾向前冲,轮到他们把思想投向更远方!
1928年,两个年轻的建筑师(W•博奥席耶和O•斯通诺霍)在柯布的事务所实习。他们向他们的一位书商朋友H•吉思博格建议出版他们这位导师的作品集。一年后,即1929年,《勒•柯布西耶作品全集》第一卷正式出版,总结了柯布近二十年的工作和研究。二战前夕《全集》第二卷和第三卷相继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集》的出版工作继续着: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1965年,就在第七卷即将印刷之际,编者接到了从燕尾海角传来噩耗——这位伟大的建筑师离开了人世,但当时他的许多作品尚在建造中,于是,四年后出版了《全集》的最后一卷,即第八卷。这便是八卷本《勒•柯布西耶作品全集》的由来。
1957年,巴黎美术学院几名年青的学生恳请年届七旬的柯布在学校开设一个工作室,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柯布这样评价自己的《全集》:
我核定书中内容,确信其中既没有恭维奉承,也没有辞藻卖弄,只有纯粹的资料。这包括所有的平面,所有的剖面,所有的立面,它们呈现出每一个经过仔细考虑的方案的生物学以及严格的解剖学分析。结合说明的文字,详尽的附图字幕,必要的尺寸标注,博奥席耶把《全集》做成了现代版的教育宣言。是的,至少,这是我个人的教育宣言。亲爱的青年朋友,以这样的方式,我其实已经答复了你们的请求。此外,你们不是想把我塑造成一个教皇吧?在那些书卷中,你们便可以会晤我的思想,它们被忠实地表达,正如我的生命之于我的身体,当它离弃了我,那么……
《全集》八卷书,摞在一起有三块砖那么厚,几千张插图,四十余万字。令人震惊的决不仅仅在于其作品的数量之庞大,还在于其所涵盖的范围之广阔;令人动情之处在于他——作品的创造者——对建筑基本问题(建筑,人,自然)的不懈思考,更在于他胸中涌动的不息的对建筑对本色生命的炽烈的爱。
自1914年发明的多米诺骨架体系开始,《全集》见证了现代建筑的诞生——一个一个器官(底层架空柱,玻璃墙面,屋顶花园,遮阳)逐渐成形,于此同时,新的建筑类型相继出现(别墅公寓,摩天楼,无限生长的螺旋型博物馆,居住单位,绿色工厂,农垦单位,自助建造……);新的城市类型接连确立(三百万人口的当代城市,光辉城市,线型工业城),最终,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蓝图便是柯布所阐述的“三种人类机构”。这个世界不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那种抽象的图解世界,而是以一些独特的如同生物一般的建筑有机体构成的具体世界!《全集》中展现的每一件作品(无论建成还是未建成),只有作为发自内心的对这个世界的迫切召唤,才能解释它们存在的意义。
一个新世界,一个机器文明时代诞生的崭新的世界,一个为着征服由于技术的无限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速度造成的极度的混乱和失衡而建立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孩子,都拥有“基本的快乐”(阳光,广阔的空间,草木的青绿),都能够从容的安排短短一生中的每一天,都拥有和谐的“24小时太阳日”。在这个世界里,太阳的法则至高无上。
以这个世界为参照,在它那夺目的光芒的照耀下,争名逐利蝇营狗苟的现实世界显得格外刺眼——狂乱,荒诞,分裂,丑陋,无处不在。但,正是这两个世界的对立,正是直面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以及克服这种对立的永无止境的抗争,才能解释柯布作品中所呈现的惊人的不衰的生命张力,才能解释柯布何以能如此坚定地坚韧地对一项研究进行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耐心探索。
从1950年的波哥达之旅开始,柯布反复提到“一个世界的终结”。终结,这里决不意味灾难,因所终结的是一个旧世界,是“被机器碾得支离破碎的人类生活的历史”。是的,旧世界的终结,“解脱”!解脱?!只是因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旧世界的终结,便意味着新世界的降生。
这一时期,柯布的小本子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志——张开的手。这是他特为在他身后即将来临的新世界创立的标志。他强调这是一个建筑师的创造,是“人类中立的一个特定事件”。他所持的立场无涉任何党派,他所关注的是且仅是问题的解决:
在人与材料构成的综合体中(体现了建筑的复杂性),人们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冲突皆可解决。我们只需要说服自己,我们只需要研究问题,向着一切材料、技术和思想张开我们的手,寻找问题的解答。
归根结蒂,这是个什么问题?
八卷本《全集》第一卷第一个方案是1910年设计的“艺匠作坊”(第二个,便是源自1914年的多米诺住宅)。这里,正是在这个方案里蕴含着一颗种子,一颗柯布在他20岁那年参观艾玛—查尔特勒修道院时种下的种子。在那里,他看到个体的自由和集体的力量如何能和谐共存。这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构成了生命的二项式:压抑个体的自由,将导向集体事业的停滞;反之,放纵个体自由,最终只能使个体丧失自我,只能导致每个个体彻底的不自由,只能造成集体那惊人的行动的力量的瓦解。建立这二项式的平衡是柯布毕其一生之力去探寻去解决的问题。
柯布去世整整四十年,八卷本《全集》中文版终得问世。
在《全集》第一卷第一版的作者引言里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人类的创造达到无可置疑的清明状态,它们形成体系;而后,被纂入法典;最后,被送进博物馆,那儿便是它们的坟墓。新的思想又产生了,新的发明又涌现了,一切都被怀疑,所有皆被掀翻。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终有一日会衰竭的是个人的创造力:但那也仅仅是个人的,而绝非建筑的终结。新的一代继往而来,他们毫不客气的爬到你的头上,踩在你的肩上,他们不会向跳板言谢,他们只顾向前冲,轮到他们把思想投向更远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