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内地建筑师试图在重建中有所作为,然由于民居设计经验和"入世"经验不足,多半途而终。唯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携"9·21"日月潭邵族重建经验,积极联系各重建官方/民间组织,以及海内外赞助企业,迅速建立重建工作小组,进驻震区,实地考察和开展大面积重建工作。目前已经建成的绵竹遵道镇生态厕所,是他及其工作小组在四川灾区重建工作的初步成果。谢英俊的重建团队长期居住在灾区,实地展开调查和设计,并随时跟进、调整重建工作,以重建和重建模式的推广为已任,是值得给与特别关注和奖励的。
主要贡献:利用台湾9·21震后重建及河南农村合作建房之经验,为灾区重建及重建模式的推广,做出巨大贡献。
从台湾九二一的地震灾区重建到中国内地农村的合作建房,谢英俊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工作室多年来一直在为弱势族群及可持续建筑努力,并受到国际各大建筑展、竞赛与专业杂志的肯定。 曾荣获远东杰出建筑设计奖,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UN-HABITAT's Best Practice)决选入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在2006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谢英俊以"社区永续建筑"为题,将乡村建筑工作室正在台湾新竹、南投日月潭及河南省兰考进行的可持续建筑计画实时呈现在威尼斯现场,并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展出,2007年五月,以轻钢结构为主的环保设计思考,亦受到国际知名组织Living Steel的全球发展计画中专文介绍谢英俊建筑师在各地推动的成果,肯定谢英俊建筑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在这个领域的努力。
四川灾后重建之红旗厕所
内地的合作建房——合作建房强调社区自主营建体系的建立与社员间的协力互助,用以减少对市场与货币的依赖, ...
内地合作建房成果
内地合作建房成果
指导四川灾后重建
四川灾后重建模型
台湾天湖部落迁建工程——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必须做较高密度的配置,依循绿建筑的原则简少混凝土用量,采用轻钢构架,水泥纤维板封闭,充填轻质混凝土构造系统,用以防火断热保温,外覆杉木雨淋板防水、防风化。构法的简化让无建筑专业技术及失业严重的原住民能参与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