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44|回复: 2

Hiden Space--看英国的建筑教育方法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2

主题

32

主题

积分
494
QQ
发表于 2003-7-24 0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去听了一次给建筑系新生的课,很受启发。老师让大家尝试想像一下经常接触,但从来没有进入过的空间,大小限制在30cm左右,给的例子就是进入一个茶壶。经过思考,很多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很平凡,有的却很有思想,有的例子很好但是缺乏完美的解释。一个学生给出的例子是胶卷:我们通过拍照把三维的空间转化为二维存在胶卷上,而这个胶卷上就包含了Hiden Space,我们通过看照片,将含有空间内容的信息存储到大脑,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化学反应(我们的思维就是化学反应),再通过笔创造出新的空间。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也蕴含着大量的hiden space。
这堂课虽然没有什么定论,但是却不断的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学生要学会的不但是创造空间,还要学会去阐释空间,我想这是现代建筑师所要具备的技能吧。
我这人没啥缺点,就是太谦虚!

104

主题

104

主题

104

主题

千足小蚁

积分
876
QQ
发表于 2006-5-16 1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Hiden Space用于空间的理解,是否有更多的东西?谁可以讲解下?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1

主题

11

主题

积分
256
发表于 2006-6-6 06: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教育大家谈

建筑教育大家谈

编者的话
    2001年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四次全体会议暨系主任工作会议8月4日至7日在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从会议论文看,似可粗略划分为4个专题:教学方式、毕业设计、教学研究构想和IT对建筑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方面,跨校教学、讨论课设置、国际交流基地建设等颇具新意。在毕业设计这个大题目下,各位老师也有各异的思考和实践。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姜中光老师探讨了消除毕业设计教学的外部干扰的可能;同济大学刘昭如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提供多样的子课题使毕业设计达到“小题大做”的效果;长沙交通学院建筑系的老师们介绍了他们在毕业设计教学中针对学校特色,结合交通建筑工程的实践,等等等等。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教学、研究构想和课程特色。IT对建筑教育的影响也有多篇论文涉及,既有信息沟通视角,也有工作方法视角,还有CAD教学方面的建议。本报今日摘编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提倡专题讨论课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周卫华
    如何改革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研究生们独立的思想能力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德国大学的专题讨论课(Seminar),建筑系的专题讨论课一般以十几个人的小班为主,采取师生互动的探讨方式。课程开始时,任课教师对课题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然后将要研讨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单独或分组去收集资料,对课题进行研究论证。以后的课程基本上是学生研究成果的汇报和讨论,学生将前一阶段的进展向全班宣讲,并与大家自由地交流与辩论,许多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思辩中得到展开,并引进相关的思考。不同的思想观念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在此对立与碰撞,从而给你一个立体的视野,正所谓“当所有主题在其高度和多样性方面均得以表达时,一首莫扎特的交响曲就结束了”。教师此时与其它学生一样,只是听众与提问者,他完善着思维的角度,并在一定时候提供经验上的支持。
    欧美各高校的建筑系都有类似的讨论课,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借鉴商学院的授课模式,推行“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其基本模式与德国的专题讨论课有异曲同工之处。分析一下这类讨论课,其主要特点是:
    ①课程是由教师提出出的,虽然给出一定的背景知识,但是不作先验性的阐述;
    ②问题的初步理解是个性化的,自主的;
    ③理解的深化是在论辩中加以思考完成的,其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参与者的素质和投入程度;
    ④观点的抒发是自由的,心态是平等的,对观念的选择也是自由的。
    这种互动思辩性地探讨方式与讲座式授课方式相比,其优越性在于:
    ①导师的主导地位消解了,知识流从单向变为多向,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②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变为自觉地寻求答案,心理上变得更积极,最重要的是培育出一种主动探索的心态;
    ③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有各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④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以思辩性探讨来认识问题的方式实际上是十分传统的:古希腊城邦的君主制度使辩术大行其道,而柏拉图的许多哲学观念正是在辩者的对话中得以总结和表达,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那时的思辩之风颇为盛行。庄子的无为之论也是在与墨子等人的辩论中愈发深遂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的观点往往产生于无拘无束地探讨与意识形态的碰撞中,互动思辩式的讨论是蕴育新思想、新观念的温床。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大学教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一所大学若做不到这一点,它就没有理由存在下去,充满活力的气氛产生于富有想象的思考和知识的改造。”在怀特海看来,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研究知识,思考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地方。互动思辩式的讨论形式正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
    强调专题讨论课的优越性,并不是完全否定讲座课的必要性,对于基础信息量大,需要学生作为基本能力加以掌握的知识,仍然以讲座方式来教授效果比较好。对研究生来说,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最需要的是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具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尤其是建筑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更需要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都不是讲授式教学所能达到的,因此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适当地开设一些类似专题讨论课式的互动思辩性课程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怎样算是毕业?
    同济大学 常青
    关于毕业论文,我们也有改革的举措。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学以致用,务实创新,充分体现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这一特殊职业学校的学术特点和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对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及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参考性建议,对其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我们认为选题应围绕着“实践操作性”、“实验超前性”和“技术先进性”等原则展开,将重点放在对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上,并注意以下几点:
    1?彼妒垦?位论文当然首先是问题论文。选题是不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不是一个既值得探讨又可能解决的问题?每位学生都应具备这一鉴别能力,而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鉴别过程,也是一个合格导师起码的责任,我们提倡以解决某个具体的建筑设计问题为建筑学论文主要选题方向,鼓励与实际项目结合,在思路、方法或技术手段上有所超前和创新,建议这些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性毕业设计,辅以对所解决的问题或创新点进行论证的详细说明文本。
    2?背?建筑史论文外,部分设计方向论文仍可采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形式,但选题应慎重,避免重复、“撞车”等现象。鼓励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我们提出,即使是写一篇扎实的建筑问题调查报告,也比空洞浮嚣的脑袋文章好得多,甚至可能是一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苯?一步加强调研和文献综述等论文前期工作,文献检索面应包括以往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通过后方可进入设计(论文)阶段。
    与本科生相比,建筑学硕士生培养更注重综合素质的飞跃性提升和职业意识的强化,并要结合学校及所在城市、地区的特点,搞出自己的培养特色。我们的工作还刚刚开始,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同时也有着从来不曾有过的机会和条件,因而调整和改革是大有希望成功的。


                               关于改革
    香港大学 理查德.弗瑞
    香港大学的学生精力充沛,入学的分数很高,但学生的文化视野较窄。对此我是严肃的,希望改变这种状况,我刚上任时,大学三年级很强调与职业的联系,任何学校都应该谨地平衡教育与职业训练的关系,但我不同意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综合作业这种做法。我认为应加强从概念设计到结构细部设计。选取式或物理式的结构,都是与艺术息息相关的,没有结构也就没有建筑。学生们应该了解结构是艺术的核心,尤其是应用艺术。
    我们正在重组建筑硕士学位,将其与另三个并行的学位,城市设计、景观园林和古建筑保护专业结合在一起。这个动议是我在英国几年来的建筑教育评估过程中想出来的。我们的评估报告指出建筑教育应彻底改革,以适应新的需要。譬如:过去我们认为建筑师应是“多才的坤士”,他一个人可以决定所有的事情,然而实际情况早已不是这样。再如,过去我们认为只需苦读建筑学五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建筑师,这种模式在哪里都不存在了。我不知道香港的具体数字,但在欧洲,只有30%的国家专业毕业生选择做一个职业建筑师,我想让拿到建筑硕士学位的学生再花一点时间在学校,就可以拿到第2个硕士学位,如城市设计、园林、或者古建保护。使结合攻读两个硕士学位成为可能,我还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引入可持续发展与计划管理。
    我们要重组硕士班,我想要在这个阶段教授有效的知识,当他们面对都市建设时会有社会学的、经济学的,和逻辑的知识支持。譬如我们准备引入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环境设计与管理等。
    最后一年毕业设计也将作一些修正,我们将选择几个城市,作为都市实验室,香港自然是一个,我也会考虑其它一些中国城市。选一个都市来研究,学生分别做自己的设计,这种模式我在其他学校也见到。现在大部分学校,抛弃了以建筑类型为设计题目的传统。我将集中组织学校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什么是建筑与生命中的重要议题。
    我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扩大交流计划,上学期我们有3个学生去英国,2个去巴黎,2个去新加坡,但数量少时间短,还难说是否能融入当地学校。建筑硕士学科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让更多的学生出去,如每年70个学生中,我想要35个出去,同时换35个外国学生来我们系学习,这样大的交换量足以影响我们的教学文化。有35位校外的学生,足以带起校内新气氛,我们的35位学生将到英国、德国或中国以扩展他们的经历,强调中国非常重要,因为更多的毕业生将会在那里执业。



                          改图情节
    同济大学 王方戟
    中国的建筑设计课被通俗地叫为“改图”。这样的别称设定了学生方案的一个“对”与“错”的情节,学生拿出来的设计方案永远是有“错”的,只有通过教师对其进行修改才能最终发展成“对”的成果。
    这种情节确有可疑之处:如果老师判断对错的标准有偏差,这个系统不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吗?如果学生的方案有尚未发现的潜力,是否意识着它将永远被忽略这种先认定具有“罪”的逻辑在设计课上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学生拿着他(她)的设计问老师:“老师,我这样设计对不对?”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不是设计课上的个别病例,而是一个集体症状,太多的发作甚至让人误以为它是正常的状态。
    建筑设计中“好”与“坏”的标准并不泾泾分明,不符合老师个人标准或习惯的方案并一定是不好的方案,如果连起码的自信与专业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他们有再高的职业技巧又有什么用?
    这样看来用对/错,好/ 坏的两分法来评价学生的方案确实是太简单了!
    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方案才是有效的呢?合理的逻辑是,学生的方案与其它类型的方案并不是那么的不同,对它们的评价完全可以建立在首先假设他们“无罪”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说,在这些“无罪”的方案不但“无罪”而且是否可能在某些地方具有自发性呢?这时,看待方案的关键就集中在从方案中看出问题。就像阿尔多·罗西从史帕拉多的变迁看出建筑与城市的角色互映:Alan Colquhoun从透平车间细部设计看出贝仑斯设计思想的分裂,Larence Liauw从异常杂乱与无序的九龙城看出在极端无政府状态下发展的建筑密度与此社会模式。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际设计的经验,更在于他有能力从学生的方案中看出他们自己都没有看到的价值,并不断发掘演绎。只有这样,学生对建筑的想象才能依附于老师对方案进行剖析的步伐。一步步脱离自身思考的局限,获得思想上的进步。
    作为老师应该有能力搁置自己的喜好。这样他才能避免狭隘,以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看待学生的方案。这时他也许能从一个貌似笨拙的方案中看出精巧的感情;从一个老于世故的方案看出天真的侧面;从一个表面混乱的方案中看出内在的秩序。创造性的评判角度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甚至能影响自己。我们常说教育是在培养下一代,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也是在启发上一代。
    中国的建筑教育的发展不但要靠大方针的调整,也要靠每个个体的调整。让我们都来努力,不再把我们的设计课叫作“改图”,还是叫它“读图”吧!


                     新老联盟,共同关注建筑教育
                     ——ABBS成立《建筑教育论坛》
    邵宁  周天红
    A、建筑教育改革的实践
    建筑教育的发展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整体教育体制,一是建筑学学科的发展。教育体制服从于社会经济结构,而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建筑教育的改革在理论上有很强的探索性,在操作上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便捷、灵活的实践手段。相对的低成本、高影响力可以成为求证建筑教育改革的一种途径。
    B、拓展媒体传统的功能
    建筑教育要鼓励创新,创新需要畅通和有效的信息交换来渠道,媒体的意义和责任就在于此。传统媒体的信息处理是单向度的,信息的传播和回馈也互不对称。网络的引入则可以突破性拓展和完善媒体交换信息的功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科发展:现有教学编制(通常情况下,编制是指教师的数量及岗位)往往不利于校内专业间,高低年级间,学生或教师之间,以及校际等诸方面的交流。网格参与的无界限可为打破这种限制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2、社会联系:建筑是综合性学问,涉及艺术、技术、社会、心理、经济、哲学等诸多领域。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还包括多方相关机构和单位。建筑教育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学习框架和知识结构。网络可以打破各种人为划分的实体界限,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直接发生联系,改善现在大学知识更新、生产实践方面都落后于社会的现状。同时,网络上各相关学科论坛可以相互依托,共享讨论结果,协调广泛的参与对象,跨学科合作探讨建筑教育。
    C、加入全新的教育手段
    建筑领域中教、学、研是三位一体的。首先,教与学的界限相当模糊:教学过程不是单向和静态的,而是互动和动态的。教的同时也在提高和更新,学的过程强调自我教育。其次,建筑问题的研究可分造型(感性)、理论(逻辑)和技术(实践)三方面,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把一个造型或灵感的产生过程,一些“难以言传”的潜意识中的模糊感觉显性化、理论化的研究同时导致两个结果:设计理念素养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革新。研究与教学是互相支持和贯穿的。
    网络论坛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学、研的距离。一种直接互动和交换的形式的可能性在网络条件下得以实现,网络为建筑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蚂蚁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9-2023 果核发展 .All rights reserved.

Archiver|手机版| |陕ICP备19013355号  QQ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