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的winter vacation~《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欢迎交流)
~~~以内的是我的话,以外的是杨盖尔的话。《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丹麦]杨·盖尔 何人可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78千字6.85元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如果要在小坐于私密性的后花园还是临街的半私密性前院之间做出选择,人们常常会选择住宅前面,哪里
有更多的东西可看。无论在独户住宅区还是在公寓式住宅周围,孩子们都倾向于更多的在街道、停车场和居
住区出入口处玩耍,而较少光顾那些位于独户住宅后院及多层住宅向阳一侧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因为那
里既没有交通,也看不到人。
·人们对街道本身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有更大的兴趣。因此,各种形式的人的活动应该是最重要的兴趣中心
。
·调查和分析表明,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室内外的生
活都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
~~~~~~~~~~
一旦人们身处户外,建筑便失去了他们的功能,而简化为一个个符号,银行不再是银行而是银行的符号,钟
表店不再是钟表店而是钟表店的符号。人们的一切行动不再与建筑有直接关系,他们如同一些超级链接,走
入一栋建筑如同点击他的url,于是一切随之unfolded,但你关掉这个网页,退出建筑之后,它又被压缩成
了一个精致简洁的超级链接。那么如果回到建筑的那个最令人头疼的,本质的问题,即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问题,大概也可以就此简化为观察者处于何地的问题,或者说是超级链接与网页的问题。若建筑立面成了超
级链接,内部成了一个个网页,那么城市就是网站,网址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你在它的主页上看到无数个超
级链接,你选择链接进入,发现页面底部也有很多链接,我们无法从一栋建筑被链接到另一栋建筑,也许就
是因为我们的城市缺少一些友情链接。)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人。想象一下你身处阳光明媚的钟鼓楼广场,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现在他们交谈,唱歌
跳舞,拍照,听音乐,这些你全部能看到,我是说你能看到他们在交谈的任何话题,听得什么音乐也知道,
并且可以随时加入任何谈话。。。真有意思。
玩游戏也好,做设计也好,我们会习惯于从总图开始,而事实上,空间之于人,只是一种瞬时体验,尤其是
对于户外空间,此刻的体验不同于彼刻的体验,此刻的空间不同于彼刻的空间。建筑是瞬时的。(
~~~~~~~~~~
·研究表明,在一条只有少量车流(2000辆/天)的街道上,户外活动的数目极大,孩子们在街头路边玩耍游戏,建筑物入口处和台阶被广泛用作户外活动场地,邻里间的交往非常密切。而在交通量猛增的另一条街(16000辆/天),户外活动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同样,这条街上邻里间的交往也难以为继。 “空间—体验—身体”
在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里提到。
丹·霍夫曼〈〈第三个阴影〉〉建议一读。
“瞬时性” ,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改天好好回个帖子。今天太晚了,困的一塌糊涂。:victory:
好帖子,期待大家都来讨论。 ·研究表明,在一条只有少量车流(2000辆/天)的街道上,户外活动的数目极大,孩子们在街头路边玩耍游戏,建筑物入口处和台阶被广泛用作户外活动场地,邻里间的交往非常密切。而在交通量猛增的另一条街(16000辆/天),户外活动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同样,这条街上邻里间的交往也难以为继。
·专业性的规划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除了少数中世纪晚期的殖民城市外,从公元500年到公园1500年建形成的城市都没有被真正规划过。它们是在需要城市的地方开始发展,由市民们自己直接建设而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虽然不是按规划建设的,但他们的发展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进程。由于发展缓慢,可以不断调节并使物质环境适应于城市的功能。城市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由于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工具。得益于长期的演进过程,这些城市和城市空间具有后来城市中非常罕见的内在质量,几乎所有中世纪的城镇都是如此,不仅街道和广场的布局考虑到了活动的人流和户外生活,而且城市的建设者们似乎具有非凡的洞察力,有意识地为这种布置创造了条件。
~~~~~~~~~~
城市是生长的过程,城市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城市每天都在更新,不断地改造自己,不断地扩张,城市扩张之后会出现什么呢?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吗?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
城市的出现是工业的结果并且是必然结果。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城市首先是工业密集区,然后是建筑密集区,人口密集区,教育密集区,医药卫生密集区,物质密集区。。。那么城市也不过是多一点,大一点罢了。
工业的出现导致城市的出现,超级工业的出现会否导致超级城市的出现。
~~~~~~~~~~~
·第一阶段:视觉形式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成了一件艺术作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构思、感受和实施。建筑物之间、各功能之间的区域不再是兴趣的焦点,而空间效果和建筑本身受到更大的关注,并由艺术家们来决定他们的形式。威尼斯以北的帕洛玛尔法的例子,所有街道都宽14米,大广场30000平方米,完全从几何构图考虑,大而不当
~~~~~~~~~~~~
由帕洛玛尔法的例子,这似乎是平面设计阶段。如同我们每个人(也许把)的大一。
平面形式到底对建筑有多大的意义,好的设计师能从一个平面就推断出建筑的优劣,可是这样的判断与平面是心形还是卍字花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
·第二阶段:生理及功能方面
1930年左右,功能主义的理论主要基于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医学知识。形成了住宅应有的照明、空气、阳光和通风,居民应接近开阔空间等。这一阶段的规划要求建筑物向阳布置,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沿街布置,并将住宅区与工作区分开,以保证居民健康的生活条件和更合理的分配物质利益。
·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导致街道和广场从新城和新区中消失了,代之以公路、行人道和无际的草地。
·建筑物之间宽阔的草地被认为是许多娱乐活动的最佳场所,这种把绿化空间作为建筑群结合部的设想究竟正确与否,并没有人提出异议并进行调查。
·人、活动、功能之间相距甚远是新城区的特征,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系统使户外活动更加减少。此外,建筑群中机械而冷漠的空间设计也对户外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戈登·库仑《城镇景观》称之为“荒漠计划”
~~~~~~~~~~~~
竟然掉页。。。
第一章结束。
~~~~~~~~~~~~ ~~~~~~~~~~~~
竟然掉页。。。
第一章结束。
鉴于对某项调查结果的片面性研究,似乎现今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宜人尺度的缺失。尺度丧失了,也就丧失了人情味,人们于是尽量少的活动甚至不活动。相较而言,老城区以其长期发展起来的宜人尺度于是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所以说人们并不是反对诸多的变化,只是变化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握某种根本的属性。究其根本职能,城市始终是生活的地方。
城市宜人尺度的丧失,就空间关系来讲,有两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第一是建筑高度,第二是道路宽度,建筑高度来说,主要是人口在起主导作用,城市人口的膨胀导致用地紧缺,从而出现高层住宅,使得10层以上的住户似乎完全脱离了城市,或者说孤独的凌驾于城市之上,在一个玻璃罩子中,看到很多东西却永远无法干预无法加入。也许城市该考虑层面的问题了。又或者建筑师将永远被困在采光要求这个条框之中,空中街市只能是空想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解决建筑高度问题的唯一途径。道路的宽度则是被现代化这个词语所影响着的。速度的问题决定着生存。于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于是在市中心比比皆是30米宽的大马路。小时候喜欢天安门的地下通道远远胜过那个全世界最大的广场,那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小商小贩不法经营各种有意思的东西,人声嘈杂热闹非凡。前段时间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我完全被一条条死气沉沉的地下通道搞的晕头转向。同学说西安就像一个大县城,这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的各处都存在着历史的影子,这里一片老房子,那里一个城中村,就算城市的中心也不例外。可是相反,我们却在这些地方找到了生活的气息。若说西安没有高度发达的地方,这大概就要说道关中人民了。曾经跟朋友说起这个问题,为什么比较牛叉的品牌会选择在重庆阿南京阿这些地方开分店而不是西安,西安人们缺少这样的意识,很多方面来说他们的消费理念是越便宜越好。这里的人们养尊处优惯了,从骨子里有一种心高气傲。
为什么中国这个国家产生不了街头艺人呢?或者保守点说,为什么西安这个城市产生不了街头艺人呢?
如果真的去仔细观察老城区的生活,你就会发现现在诸多的住宅小区的规划真的是做足了表面功夫却又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这种建筑高度基本为两层,而容积率几乎等于2的老城区,与那些有着几千平方花园和会所但基本没什么利用率的住宅小区,谁能说出到底是谁的生活更加美好呢?老城区的居民一定需要一个小花园或者小广场进行交往,但也许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他们生活的本身就是在交往。
这是在交往的基础上提出的,仅此。
我再来说一下黑宅。
光不仅仅是它表面上看起来的职能那么简单,光还有一种性质代表着安全。我猜黑宅的居民一定不是很熟,因为黑暗限制了他们的交往,黑暗是没有安全保障的。他们的交往被限制在各自的庭院中,也许在不改变大体情况的条件下,加入一些向上发展的交往空间将是需要以及有益的。
正常的交往始终包含在一种安全性以及特征属性类似的人之间。
~~~~~~~~~~~~
第二章 规划的先决条件
·户外活动的范围与邻里间交往的频率直接有关。在户外的居民越多,他们见面也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相互搭话和交谈。
但是,根据这些例子还不足以断定,只要有了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邻里间的交往和密切关系就能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仅有建筑设计是不够的,但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就能鼓励交往。
·哥本哈根建筑学院关于这些条件的研究得出了如下总结: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如果找不到这些因素,就没有相互交往的基础。
我们认为,空间形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物质环境与功能性和社会性的空间处理能够拓展或扼杀发展的机会。用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住宅群;通过安排穿过公共空间的住宅通路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方式,可以引导居民形成某种活动模式;设计含有各种空间和设施的物质环境结构,可以吸引所有的居民或居民群体。但是,建筑师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住宅区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跨越物质边界的社区关系
“跨越”物质边界的许多有价值的社会网络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论点。特别是在那些有重大共同问题的地区,常常形成跨越或超出街道和院落的强烈的社区感。这些共同的问题比起物质环境的设计来要重要的多。
·例:丹麦的廷加敦合作住宅小区建于1978年,80各出租住宅单元被划分为6个组团,每个组团约有15户住宅单元和一处公共用房。此外,整个综合体还有一个大型的社区活动中心。这种由住宅、住宅组团、住宅综合体和城市组成的层次划分,是希望加强社区感和每个住宅组团乃至整个住宅区中自主的各项活动。
~~~~~~~~~~~~~
跨越物质边界的社区关系那一段不怎么懂。
一个组团100户好像真的没什么意义了。我说我的住宅设计。。。
以前的组团没什么用地问题啊容积率之类的考虑(起码比较少),于是两三层的不是问题,如果真有100户要住在一起,又想要他们有一个小组团的概念,于是我们还需要再一步划分,这种划分并不是一层一个小露台之类的名叫交往空间的东西能达到的,我们需要他们真正的在这种空间上有某种联系,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组团。我的提议是厨房集中化~~~。借鉴一下烂尾楼的例子,居民拥有一个房间一个卫生间,于是只能在走廊上做饭,张家吃饺子会去李家借醋,王家煮了元宵会给刘奶奶送去。刚刚采访了我妈,她认为在走廊上做饭缺点在于1,怀疑擅用物品而引起争执;2,有一定的安全隐患;3,没有排风。我觉得这些都可以解决。接下来我将试着做这样的住宅。
~~~~~~~~~~~~~
·模糊结构
普通住区中,社会结构常常是有最小单元的家庭/住宅组成。在这种单元和极大的单元——市中心或购物中心——之间只有模糊的在划分。从物质形式上看,其结构是以一相似的方式形成的,没有明确的分区,住宅区的内部结构含混不清,边界也很模糊。每一栋住宅的“从属”区域或者住宅区在什么地区“收尾”都不清楚。住宅区的街道设计极少考虑到公共活动在什么地方发生以及怎样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含混不清的物质结构本身就是对户外生活的一种有形的障碍。
·私密的程度。空间过度序列
·领域、安全和从属感。空间层次的形成以及过度序列,在私有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于这一区域的意识。如果每个人都把这种区域视为住宅和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那么他就扩大了实际的住宅范围。这本身就会导致更多的使用公共空间。例如父母会允许更小的孩子在户外玩耍,而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放心的。
·和缓的过渡。分界线不能太生硬。
·知觉,交流与尺度
视觉——剧院设计体现出的视觉局限,超市的trick.
·五种方式促进或妨碍视线和声音的交流
1、墙与无墙
2、长距离和短距离
3、高速和低速
4、不同标高和同一标高
5、背对背和面对面
·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分析了人类最重要的知觉以及它们与人际交往和体验外部世界有关的功能。人类有两类知觉器官:距离型感受器官——眼、耳、鼻——和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
·嗅觉:在小于米内闻到人散发的气味,浓烈的气味可以在2~3米处。
·听觉:7米以内耳朵是很灵敏的,30米仍能听清楚演讲,35米以外能力就大大下降,超过一千米就完全不知道了。
·视觉的局限
1、社会性视域——0~100米
0.5~1000米 成像距离
70~100米 性别距离 球场的设计,最远处坐席到球场中心的距离
30米 识别距离
20~25米 情绪距离剧场的设计
1~3米 细节距离
距离既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用来调节相互关系的强度,也可以用来控制每次交谈的开头和结尾,这就说明交谈需要特定的空间。例如,电梯就不适合交谈,1米的前院也不适合,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地的调查,3.25米的距离似乎是很有用的。
同样是爱德华
·亲密距离(0~0.45)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个人距离(0.45~1.3)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距离(1.3~3.75)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的日常交谈距离。有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这种社会距离。
·公共距离(〉3.75)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职员旁观而无意参与的较拘谨场合的距离。
·汽车城市的尺度与步行城市的尺度
如果要使快速运动的人看清物体和人,就必须将他们的形象大大夸张。
因此,汽车城市和步行城市就有完全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在汽车城市中,标志和告示牌都必须巨大而醒目才能看清,因为无法观赏细节,建筑物都是缺少细部处理的庞然大物。人们的面容和面部表情在这种尺度下也显得很小,完全看不清楚。
~~~~~~~~~~~~~~~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一开始还是在讲些老生常谈的东西,现在我真正的看到了以人为本在建筑中的体现。
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全都事出有因。
~~~~~~~~~~~~~~~
·室外空间生活——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
一家以至少等于三
·正效应过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负效应过程: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在特定地区高水平的活动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
·慢速交通意味着富有活力的城市。人们是步行还是驾车,或者用车时停车处离家门是5m,100m,200m,这些因素对于户外活动和邻里间见面机会都是决定性的。汽车停放的离家门越远,这一地区就会有越多的活动发生。
·较长的户外逗留意味着富于活力的住宅区和城市空间
~~~~~~~~~~~~~~~
第二章结束,我们渐渐接近本质了。
[ 本帖最后由 吉拉 于 2007-2-11 20:54 编辑 ] 轻松一下,看看文学类。。。)
速度。
他们在急匆匆地步行中讲完了整个电影的对白。
他问她:明天还能见到你吗?
她说:明天我就出家。
各种速度的生活。汽车生活,自行车生活,步行生活。
吉拉说我适合自行车生活。
当然前提是每个人都只有一种适合的生活。
有一点速度,不温不火。轰轰烈烈的东西承受不来,也不会是默默无闻生活的性格。
如同在自行车上打个照面,足够的时间看清对方,但看清之后随即错过。无论如何无法深交,但又确实有再次追上的可能,速度可控,却是孤独卑微的。
只能独自行进,不会有人陪伴。
以前在一辆汽车上,时而开车时而睡觉,而且是6个座位越野车,穿过喧嚣市镇如同穿过沙漠。
现在车没了,我开始学会掌握平衡。
其间也有与我并排同行的另外几辆自行车,他们也是在骑车不是步行没有汽车,所以我们可以共同经历,但命运始终无法紧紧联系,不幸被汽车撞倒的我与其他的自行车没有一点关系,不似汽车。
偶尔遭遇步行的人。他们的生活我无法把握,我甚至无从经历。
步行的人由于速度的降低,时间被无限扩大了。他们与其他步行的人共同前进,时而交换旅伴,他们并不是交通工具反对者,相反,由于步行,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搭车,于是他们经历汽车生活的时间似乎比我还要多。而且不止一辆。他们在不同时间与不同的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却在另一些时间拥有完全的自我。并且感受孤独。从一辆车下来之后便也再不可能遇见同一辆。于是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只是“经过”,不是现在。由于不断搭车他们会经历很多,可是下了车说了再见,除了记忆他们还是一无所有。两个步行的旅伴很容易走到一起,可是一旦有车经过其中必有一个会搭上去,有时候两个都会。步行的人很少去搭自行车的人的车,至少,很多自行车是没有后座的,可是有时候幸运的搭上了,过不多久也会自己跳下去,因为他们始终背对背,无法交流。
我曾经为了某个步行的人而企图抛弃我的自行车,那之后我也变成了步行的人,而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也变成了搭车的人。于是等到他搭上某辆车之后,我们便无法再次相遇。
有一天我的汽车回来了,虽然有所变化并且不久之后又要开走,但是它回来了。
它走了之后,我又拾起了我的自行车。我无法与他结伴同行,因为我不久就会失去他,我也无法让他搭车因为那样情况更糟。我只能骑着自行车,在某时他从某辆车上下来之后打个招呼,随即错过,留给彼此的还是最初的印象,不多不少。 ```这么多学术的、论述性文字的帖子总是让人不敢轻易的随意的敲一段文字回复,总想深入的思考一番之后再去回帖,以免过于草率。但是发现越是想的多了,反而不能放开心态去写出自己最原始的真实的想法,写出来的都是经过修饰的、经过一番“陈规墨律”衡量过后得出来的文字和观点```所以在经过几天的“构思”仍然没有好的回复之后,决定先随便写写,写到哪里算哪里,也算是一种回复了。
对于还是在校的学生,在寒假还这么下工夫去看专业书,这一点真是让我们这些已经工作了的“前辈”感到惭愧啊:Q ,在校的时候尽可能的多看些专业方面的书是很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认识,但总觉得有些时候现在的学生过于热情的纠缠在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在谈论方案和讨论的时候总要“引经椐典”的扯上一堆术语,明明很简单的问题给复杂化了,所以我的观点还要尽量多的参加些社会实践,把理论和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现和接触到书本上遇不到的问题,才能增加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好了,受到打扰了``不能继续的写下去了,就先写到这里了,最后,还是要鼓励楼主这样的学习精神的:L```希望楼主继续! 我觉得,理论学习因人而异。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研究理论,也并不是每个人学习建筑学就是为了盖房子。
但建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是应该有形而上的争论的。
当然鼓励多实践——当然,所谓实践也不是只有去盖房子,而是进行有具体操作意义的创作和研究,不是述而不作式的空谈。 哈哈,感谢吉拉的新春大礼。很好的题目,很经典的书。我们一起来讨论,大家都来参与。
原帖由 吉拉 于 2007-2-4 20:53 发表
~~~以内的是我的话,以外的是杨盖尔的话。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杨·盖尔 何人可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78千字6.85元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 ...
好的建筑内外是有很好的联系的。外部空间应该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续。身处户外时,建筑依然对人有很强烈的影响,而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比如欧洲的教堂,市政厅,前面往往巨大的一个广场,以来承载参与活动的巨大人群。热闹的商业街道,是于其两侧的商店分不开的。我国的政府机构建筑,必然有很大的广场来显示其宏大的气势,银行外的自动取款机以及人们排的长长的队,也是其内部功能的一种延续。网络上的超级链接是均质的,而建筑的外部空间往往是建筑独特的功能的延伸。
[ 本帖最后由 飞天2 于 2007-2-14 12:10 编辑 ] 想起张永和曾写道:住在40平米的房子内,由于室内空间的不足,人们会被鼓励到户外去活动,交往由此产生,而住在120平米的房子内,人们就很少考虑出去了。
前断时间参观了菊儿胡同,觉的做的还不错,但是院子里缺少了一种热闹的气氛。在过去的四合院中,一大家人住在一个院子中,每户人家只有功能不足的10-20平米,院子就成了交往的空间,人们在院子里吃饭,打牌,游戏。而菊儿胡同,每户人家都有完善的户型,院子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自然不会有传统的那种活跃的气氛。在现代生活中,完善的户型是必须的,但院子的氛围就失去了,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原帖由 nightant 于 2007-2-13 20:03 发表
```这么多学术的、论述性文字的帖子总是让人不敢轻易的随意的敲一段文字回复,总想深入的思考一番之后再去回帖,以免过于草率。但是发现越是想的多了,反而不能放开心态去写出自己最原始的真实的想法,写出来的 ...
突然火爆起来了。。。谢谢前辈,其实我现在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在引经据典,而事实上学生的理论知识太贫乏了。。。好把也许我应该说我自己,对于人的活动,人与空间的关系,实际感受与画在平面图上的说得头头是道得道理真的是差得远了,根本无法把握人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又该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达成。于是我开始在前人总结的案例经验里寻找答案。而且正如前辈所说,理论联系实践也的确是最难的,我们无法知道它真正的样子除非它被建起来。现在看这样的书大概可以算得上是积累未经历的经验,再上一个层面去讨论哲学与建筑之类的问题,(就像已经数字化生存的zrz哥哥:hug: ),我才真的无法把握。。。
谢谢前辈的鼓励~~~:time: 原帖由 飞天2 于 2007-2-14 12:08 发表
哈哈,感谢吉拉的新春大礼。很好的题目,很经典的书。我们一起来讨论,大家都来参与。
好的建筑内外是有很好的联系的。外部空间应该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续。身处户外时,建筑依然对人有很强烈的影响, ...
前辈的话字字珠玑,吉拉果然认识得太浅显了。)
杨盖尔后面的论述大概也是在阐述这样的观点,类似于沿街立面尺度(与建筑功能有关)以及消极与否影响了街市人们的日常活动。他是以人和活动的多样化以及活跃程度来判断规划的好坏的,前辈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是唯一以及客观的吗? 原帖由 飞天2 于 2007-2-14 12:20 发表
想起张永和曾写道:住在40平米的房子内,由于室内空间的不足,人们会被鼓励到户外去活动,交往由此产生,而住在120平米的房子内,人们就很少考虑出去了。
前断时间参观了菊儿胡同,觉的做的还不错,但是院子里 ...
没错。。。是不是交往的减少也会使得人们的心理产生不需要交往的这种认识,而且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似乎并不是建筑可以很好调和的。前辈对我集体住宅厨房合用的实验有什么看法?:victory: :Q 不用叫我前辈,,受不起了。还是在校学生而已,呵呵。
在读书过程中一步步的会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像你这样,可以把自己读书的这个过程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是很有好处的。这并不是说是前期认识错误,后期认识正确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呵呵,加油。期待你的后文。
多样化及活跃的活动是评价一个街道,城市或广场的标准,不过在城市中,汽车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主干道,为了联系城市的各个区,以快速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这样,宽阔,平整的道路就很重要了,道路两旁的建筑就可以非常高达,以满足在快速的汽车中的人的视角来观察的尺度感。你注意下就会发现,在这样的道路中,人行道是很窄的,它在设计时就以及确定时为汽车服务的。而道路两旁也大都时些高级饭店,很大规模的超市等建筑设施,配有较大的停车场,由于是在是在快速干道旁,它们的服务范围也比较大,比如南二环的一个餐馆,北二环住的人也会开车去品尝。而对于等级较低的街道,步行就显的很重要了,建筑的尺度要求小,人行道会比较宽,餐厅,超市,洗衣店的服务范围也会小多了。
不过说回来,服务于汽车也是服务于人,归根到底,还是一人为本了。呵呵
就像作者所说的一样,带着这本书,到那些街道,广场上去看,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呵呵 原帖由 吉拉 于 2007-2-14 16:06 发表
没错。。。是不是交往的减少也会使得人们的心理产生不需要交往的这种认识,而且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似乎并不是建筑可以很好调和的。前辈对我集体住宅厨房合用的实验有什么看法?:victory:
你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就是在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现代的生活要求家家各自有独立完整的设施,如果能在保证没有负面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你的想法就很好了。
想起我们这边过去有一种单位大院,单元楼下面的院子里每家都有一个储藏室,是埃在一起的,在夏天就有很多人吧它作为厨房来用,做完了饭就在户外吃了,邻里之间还很热闹。但毕竟从现在来看这样有些不太现实了,和自己家的联系太远。
让大家公用一些必须使用的设施,又可以不影响各自完整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所以在你的想法上深入,遇到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原帖由 飞天2 于 2007-2-14 17:17 发表
:Q 不用叫我前辈,,受不起了。还是在校学生而已,呵呵。
在读书过程中一步步的会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像你这样,可以把自己读书的这个过程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是很有好处的。这并不是说是前期认识错误,后 ...
忍不住要赞一个~~~学长比杨盖尔表达力更强的说~~
这才真正理解汽车城市和步行城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