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2-11 12: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竟然掉页。。。
第一章结束。
鉴于对某项调查结果的片面性研究,似乎现今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宜人尺度的缺失。尺度丧失了,也就丧失了人情味,人们于是尽量少的活动甚至不活动。相较而言,老城区以其长期发展起来的宜人尺度于是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所以说人们并不是反对诸多的变化,只是变化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握某种根本的属性。究其根本职能,城市始终是生活的地方。
城市宜人尺度的丧失,就空间关系来讲,有两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第一是建筑高度,第二是道路宽度,建筑高度来说,主要是人口在起主导作用,城市人口的膨胀导致用地紧缺,从而出现高层住宅,使得10层以上的住户似乎完全脱离了城市,或者说孤独的凌驾于城市之上,在一个玻璃罩子中,看到很多东西却永远无法干预无法加入。也许城市该考虑层面的问题了。又或者建筑师将永远被困在采光要求这个条框之中,空中街市只能是空想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解决建筑高度问题的唯一途径。道路的宽度则是被现代化这个词语所影响着的。速度的问题决定着生存。于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于是在市中心比比皆是30米宽的大马路。小时候喜欢天安门的地下通道远远胜过那个全世界最大的广场,那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小商小贩不法经营各种有意思的东西,人声嘈杂热闹非凡。前段时间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我完全被一条条死气沉沉的地下通道搞的晕头转向。同学说西安就像一个大县城,这大概是因为在这座城市的各处都存在着历史的影子,这里一片老房子,那里一个城中村,就算城市的中心也不例外。可是相反,我们却在这些地方找到了生活的气息。若说西安没有高度发达的地方,这大概就要说道关中人民了。曾经跟朋友说起这个问题,为什么比较牛叉的品牌会选择在重庆阿南京阿这些地方开分店而不是西安,西安人们缺少这样的意识,很多方面来说他们的消费理念是越便宜越好。这里的人们养尊处优惯了,从骨子里有一种心高气傲。
为什么中国这个国家产生不了街头艺人呢?或者保守点说,为什么西安这个城市产生不了街头艺人呢?
如果真的去仔细观察老城区的生活,你就会发现现在诸多的住宅小区的规划真的是做足了表面功夫却又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这种建筑高度基本为两层,而容积率几乎等于2的老城区,与那些有着几千平方花园和会所但基本没什么利用率的住宅小区,谁能说出到底是谁的生活更加美好呢?老城区的居民一定需要一个小花园或者小广场进行交往,但也许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他们生活的本身就是在交往。
这是在交往的基础上提出的,仅此。
我再来说一下黑宅。
光不仅仅是它表面上看起来的职能那么简单,光还有一种性质代表着安全。我猜黑宅的居民一定不是很熟,因为黑暗限制了他们的交往,黑暗是没有安全保障的。他们的交往被限制在各自的庭院中,也许在不改变大体情况的条件下,加入一些向上发展的交往空间将是需要以及有益的。
正常的交往始终包含在一种安全性以及特征属性类似的人之间。
~~~~~~~~~~~~
第二章 规划的先决条件
·户外活动的范围与邻里间交往的频率直接有关。在户外的居民越多,他们见面也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相互搭话和交谈。
但是,根据这些例子还不足以断定,只要有了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邻里间的交往和密切关系就能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仅有建筑设计是不够的,但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就能鼓励交往。
·哥本哈根建筑学院关于这些条件的研究得出了如下总结: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如果找不到这些因素,就没有相互交往的基础。
我们认为,空间形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物质环境与功能性和社会性的空间处理能够拓展或扼杀发展的机会。用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住宅群;通过安排穿过公共空间的住宅通路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方式,可以引导居民形成某种活动模式;设计含有各种空间和设施的物质环境结构,可以吸引所有的居民或居民群体。但是,建筑师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住宅区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跨越物质边界的社区关系
“跨越”物质边界的许多有价值的社会网络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论点。特别是在那些有重大共同问题的地区,常常形成跨越或超出街道和院落的强烈的社区感。这些共同的问题比起物质环境的设计来要重要的多。
·例:丹麦的廷加敦合作住宅小区建于1978年,80各出租住宅单元被划分为6个组团,每个组团约有15户住宅单元和一处公共用房。此外,整个综合体还有一个大型的社区活动中心。这种由住宅、住宅组团、住宅综合体和城市组成的层次划分,是希望加强社区感和每个住宅组团乃至整个住宅区中自主的各项活动。
~~~~~~~~~~~~~
跨越物质边界的社区关系那一段不怎么懂。
一个组团100户好像真的没什么意义了。我说我的住宅设计。。。
以前的组团没什么用地问题啊容积率之类的考虑(起码比较少),于是两三层的不是问题,如果真有100户要住在一起,又想要他们有一个小组团的概念,于是我们还需要再一步划分,这种划分并不是一层一个小露台之类的名叫交往空间的东西能达到的,我们需要他们真正的在这种空间上有某种联系,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组团。我的提议是厨房集中化~~~。借鉴一下烂尾楼的例子,居民拥有一个房间一个卫生间,于是只能在走廊上做饭,张家吃饺子会去李家借醋,王家煮了元宵会给刘奶奶送去。刚刚采访了我妈,她认为在走廊上做饭缺点在于1,怀疑擅用物品而引起争执;2,有一定的安全隐患;3,没有排风。我觉得这些都可以解决。接下来我将试着做这样的住宅。
~~~~~~~~~~~~~
·模糊结构
普通住区中,社会结构常常是有最小单元的家庭/住宅组成。在这种单元和极大的单元——市中心或购物中心——之间只有模糊的在划分。从物质形式上看,其结构是以一相似的方式形成的,没有明确的分区,住宅区的内部结构含混不清,边界也很模糊。每一栋住宅的“从属”区域或者住宅区在什么地区“收尾”都不清楚。住宅区的街道设计极少考虑到公共活动在什么地方发生以及怎样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含混不清的物质结构本身就是对户外生活的一种有形的障碍。
·私密的程度。空间过度序列
·领域、安全和从属感。空间层次的形成以及过度序列,在私有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于这一区域的意识。如果每个人都把这种区域视为住宅和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那么他就扩大了实际的住宅范围。这本身就会导致更多的使用公共空间。例如父母会允许更小的孩子在户外玩耍,而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放心的。
·和缓的过渡。分界线不能太生硬。
·知觉,交流与尺度
视觉——剧院设计体现出的视觉局限,超市的trick.
·五种方式促进或妨碍视线和声音的交流
1、墙与无墙
2、长距离和短距离
3、高速和低速
4、不同标高和同一标高
5、背对背和面对面
·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分析了人类最重要的知觉以及它们与人际交往和体验外部世界有关的功能。人类有两类知觉器官:距离型感受器官——眼、耳、鼻——和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
·嗅觉:在小于米内闻到人散发的气味,浓烈的气味可以在2~3米处。
·听觉:7米以内耳朵是很灵敏的,30米仍能听清楚演讲,35米以外能力就大大下降,超过一千米就完全不知道了。
·视觉的局限
1、社会性视域——0~100米
0.5~1000米 成像距离
70~100米 性别距离 球场的设计,最远处坐席到球场中心的距离
30米 识别距离
20~25米 情绪距离 剧场的设计
1~3米 细节距离
距离既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用来调节相互关系的强度,也可以用来控制每次交谈的开头和结尾,这就说明交谈需要特定的空间。例如,电梯就不适合交谈,1米的前院也不适合,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地的调查,3.25米的距离似乎是很有用的。
同样是爱德华
·亲密距离(0~0.45)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个人距离(0.45~1.3)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距离(1.3~3.75)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的日常交谈距离。有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这种社会距离。
·公共距离(〉3.75)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职员旁观而无意参与的较拘谨场合的距离。
·汽车城市的尺度与步行城市的尺度
如果要使快速运动的人看清物体和人,就必须将他们的形象大大夸张。
因此,汽车城市和步行城市就有完全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在汽车城市中,标志和告示牌都必须巨大而醒目才能看清,因为无法观赏细节,建筑物都是缺少细部处理的庞然大物。人们的面容和面部表情在这种尺度下也显得很小,完全看不清楚。
~~~~~~~~~~~~~~~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一开始还是在讲些老生常谈的东西,现在我真正的看到了以人为本在建筑中的体现。
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全都事出有因。
~~~~~~~~~~~~~~~
·室外空间生活——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
一家以至少等于三
·正效应过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负效应过程: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在特定地区高水平的活动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
·慢速交通意味着富有活力的城市。人们是步行还是驾车,或者用车时停车处离家门是5m,100m,200m,这些因素对于户外活动和邻里间见面机会都是决定性的。汽车停放的离家门越远,这一地区就会有越多的活动发生。
·较长的户外逗留意味着富于活力的住宅区和城市空间
~~~~~~~~~~~~~~~
第二章结束,我们渐渐接近本质了。
[ 本帖最后由 吉拉 于 2007-2-11 20: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