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L,XL》
“建筑是全能与无能的混合物,表面上建筑师是在创造这个世界,实际上为了将其构想付诸实现,他必须引起业主的兴趣。因此,不连贯性、随意性是每个建筑师生涯的潜在结构。他们面对着一系列专横的要求、无法确定的参数、一无所知的国度,期望着用自己不怎么聪明的大脑去解决天才们也难以对付的问题。建筑是一场充满喧嚣的冒险。”
库哈斯于1944年生于阿姆斯特丹,原是一个剧作家,后来在伦敦学习建筑。他于1972年搬至纽约。一年后成为曼哈顿建筑与城市学院的访问学者。他现在是OMA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致力于“高密度人口”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研究。富逸建筑装饰论坛'X1~.Y(B;]*]7~%@
5V#A(s#x:l-I2P.A$G.k%g
此书详细叙述了他们的主要项目的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给予读者的从来不是一个平立剖的工程图纸。对于建筑的描述极少基于形式,而是基于其社会背景、自然条件,似乎库哈斯对于人和事件比对于建筑本身更感兴趣,这也许和他的作家出生有些联系。2|+q:[/I+O)t$v5J;E
在序幕――《移民,或建筑的自愿囚徒》中,他描述了建筑的一个最简单的形式――墙,一个“好”的地区与“坏”的地区之间的分界线,一个阻止人们愿望的令人沮丧的建筑,一个令“好”的地区更吸引人,“坏”的地区更坏的的障碍物。(这关于墙的强烈意念应该是来自于“柏林墙”。)
fuyibbs.com)? e:E;m%_-W0n'_.H
割断、孤立、不平等、侵略性、毁灭― ―这都是墙的负面效应,但是同时墙也能成为抵御不受欢迎的环境的良好武器。于是作者在1972年的竞赛“The City as Meaningful Enviroment”中为伦敦设计了这样的两堵墙。在他的设计中不再是对于城市的一点点改善,而是直接了当地攫取所想要的东西。两堵高墙隔绝了逐渐被背弃的伦敦市区,使得新区不至于被老区的“癌组织所沾染,创造了一个“自愿被囚禁者的”监狱。这两堵墙看起来是一系列严肃的纪念碑,实际上里面的生活充满了装饰的狂怒、伪装的神经错乱以及过滥的符号。这个建筑既不是独裁主义的也不是歇斯底里的,它秉持的是能充分满足个人需求快乐主义科学。
I.]8_(r6]3w5R6J
在库哈斯的设计中正视了传统城市逐渐被抛弃的现实,但是他的解决方式却是被动而退缩的,对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探讨只是为了激进地表述他对于衰败的传统城市的态度,而在对于他自己的未来建筑的描绘中我们也找不到一种常见于激进理论的伪装的乐观主义。
在他的两堵墙内有的是对于现实隐射与嘲讽
“精疲力竭的从旧城区来的逃亡者们在门厅中受到了警惕的看守员的接待,新来者要接受一些训练
――让那些过于贫瘠的感官一下子被各种刺激所淹没”,有的是对于人类无能为力的隐喻www.fuyibbs.com;C!G)@,N:R#y
――“在通道的尽端是一个创造幻觉的机器,人们向它奔去,但是却从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接触www.fuyibbs.com!Z2T!~%U4E @/W$G
― ―因为他们在一个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履带上奔跑”,有的是对永恒的怀疑
――“一群雕塑家在争论着谁值得刻在岩石上,但是在这个加速度的时空中,甚至没有一个人的重要性能够维持到他们达成任何结论。”在这两堵墙之间甚至还有对于记忆的实质的描述
― ―“博物馆中尽是空白的画框和架子,只有那些在前面的课程中获得了知识的人才能在这空白的画框中投影出他们的记忆”(_/S$z/B2S(f*h&K
――人们只能看到他们脑子里所具有的东西,一切真正意义的、形成意识的视觉无不来源于记忆。库哈斯甚至在此描绘了一种“社会行为的发生器”富逸建筑装饰论坛,a9N.X k7{0n
― ―“人们在小室里幻想,然后对自己原创力有信心的人来到竞技场中进行表演,这些表演所具有的新奇性和暗示性激发了观者休眠的大脑,触发了观众一系列的爆炸性的想法,最后,满脑子都是奇观的志愿者们开始四处寻找那些能够并且愿意创造新想法的人。”
!~0O0A:Z(O8n5q/G8R.M
为了从这种过于强烈的集体主义中恢复一些私密感,每一个“自愿的囚者”都有他自己的一小片“自留地”。这些“自留地”上的房子都是用最豪华而昂贵的材料建造的,他们是“个人的微型宫殿”,这中建筑成功地使人们获得满足。这种建筑有严格的监督以免受任何内在与外在的干扰。这里没有纸,收音机无缘无故地坏了,对土地的精心耕种嘲笑了关于“新闻”的观念。
时间不再继续。在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空气因狂喜而沉重。!k-h9_2|'[/I
*J5v e0M#{!^3p
为了表达他们永远的感激之情,自愿的囚徒对永远囚禁他们的建筑高唱赞歌。7O)S:e9\8~+z3w4W0o(E
www.fuyibbs.com'^"I#}$A2V K;S
在此书的序幕中作者还简述了他的一部有名的著作《Delirious NEW YORK》。横跨页面的红字写到:“即使是建筑最轻浮的分支的永久性和大都市的不稳定性都是不相容的。在这种冲突中,大都会被定义为胜者,在深入的现实主义中建筑被降低到只是一个玩物,仅仅被认为是历史与记忆的幻觉的装饰。在曼哈顿这个悖论已经以一种十分卓越的方式获得了解决,它发展了一种将纪念性的光辉与不确定性的表演结合在一起的异化的建筑。它的是室内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项目的要求,而且与我们所说的”外皮“毫不相关。曼哈顿的本质是外表与行为分离的简单性:它保留了建筑完整性的幻象,实质上向大都会的要求做了彻底的投降。在这里建筑与G rosz stadt的关系就象冲浪者与波涛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