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景] 莫干山路50号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南岸,一个河流拐弯形成的三角地带。莫干山路50号有着特殊的历史。此地曾先后属英租界和日租界,1933年徽商代表人物之一的周氏家族在此建第一批厂房,1937年建信和纱厂,1949年后改为信和棉纺厂,1962年改为上海第12毛纺厂,1994年改为春明粗纺厂,后又改为春明都市工业园区。现该厂区集中了从1938年至1994年间各个时期的工业厂房20多幢,建筑面积共3万多平米。由此,莫干山路50号的厂房与莫干山路整个地段的工业建筑群一起,被有关人士认为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 2002年开始,一些画家和画廊进驻莫干山路50号,租用旧厂房和仓库用作工作室和画廊展览空间。两年内,这里迅速演变为集中了几十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多家国内外画廊及各类文化艺术公司的艺术园区。 2004年8月,李巨川应设于此地的“东廊艺术”(Eastlink Gallery)邀请,参加“派对——苏州河”艺术家现场制作和展览活动("Matchmaking at Suzhou Creek", Workshop & Exhibition)。8月底,来到莫干山路50号,对现场进行研究,得知此时的莫干山路50号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刻:按照城市开发的计划,该地块已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地块上的建筑物将全部拆除,新的高级住宅区将在这里建起,但是,春明粗纺厂方面强烈反对拆除该厂区及原有建筑物,从事城市遗产保护的专家也极力主张保留该厂区,在他们的努力下,原有的规划被动摇了,此时,正处于有关部门决定是否拆除该厂区的关键时刻。 《红线2号》的方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
[ 本帖最后由 19:15 于 2007-1-23 13:4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