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83|回复: 21

08A++新年论坛(邀请者。ZRZ)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主题

2

主题

积分
24
发表于 2008-2-10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A**新年论坛,我将利用寒假时间来提出若干问题来提问设计师,问题准备仓促,大家可以就答案展开讨论,也可以问自己的问题。那么欢迎ZRZ出场。

2

主题

2

主题

2

主题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15: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AO:十多年前,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倡导的“无纸工作室”曾经推动了一场设计方式和建筑形式的变革;而现在更多的建筑师强调的恰恰是建筑的物质性,以及建造本身的诗意。从你在大学设计期间中我同时看到了这两点。比如流动的公园和其他设计试验。朱涛认为。MIT 的William J. Mitchell的《比特的城市》是个极端的例子,认为物质实体的城市很快将被互联
网上“比特的城市”彻底取代——在今天看来是幼稚的观点。你怎样看待虚拟电子空间与构筑性建筑的关系?

ZRZ:因为自己不善于论辩,也无时间到处翻文献,对问题权做简单的回答,不足处多指正:
问题一:
你提问的“无纸工作室”和“诗意建造”在现在的专业讨论里实际是说出了两个不同的背景下(美国,中国)建筑面对的具体困境。我觉得(或许更多是意想):

在美国——屈米当时提倡的数字设计,是和当时美国建筑实践与建筑批评状态有直接关系的。美国进入到发达资本主义(或者说晚期资本主义)后,建筑行业已经饱和,不需要大量建造建筑,于是没有事情干的建筑师开始看理论以及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的建筑设计方法。而数字设计能很快的将建筑师想象的空间固定为可视的形式,并加以直观的分析与推敲。美国科技高度发达,哥大在数字技术方面本着天然优势,或许便促使了屈米把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积极运用的尝试。数字化设计因为其操作工具、方式以及形式生成与传统制图方式迥然不同且极具效率,而吸引了建筑师的注意。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数字设计现在已完全可以有一套自己的建筑形式生产机制与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其合法操作的规则——数字可以生产极其复杂的形体和复杂的空间,可以对图纸各个节点精确的定位,可以高速运算极具效率——但这一切也无法辩驳的承认自己崇尚科技之“工具理性”,独立主体的“虚拟化”实践也多少忽视了人在空间中的各种身体感知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甚至数字设计已经把建筑实践的文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平面来操作,重视效果图以及文本的数字模拟和表达,而难以关心到建筑作为最后物质化之本体实际操作中的真实性问题以及要解决各种复杂关系。“虚拟”与“实际”远远脱离,既是有些学者认为的困境与问题其一所在。

在中国——因为建设量非常大,以及国家工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使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为建造非常之粗陋,无细部可看,更无建筑所应该折射出的建筑师应该营造的诗意。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工业水平所主导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理论界在初期引进西方理论时没有加以选择,只为赶时髦,迫切的引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而没有对中国建筑的实际情况做真实和具体的分析。于是,风格论流行于中国建筑界,建筑限于对建造工艺认识的匮乏流于东施效颦。而建筑是一门“技艺”,技术与艺术乃合二为一,则必然要求建筑师注重建筑的细节处理时,注意物质化的建筑如何与人的空间体验和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官能发生怎样微妙的关系,如何建造并表达空间之真实,如何回应场地的各种暗藏关系等等问题。“诗意的建造”即现在国内理论界刚刚针对问题选择性引入并广泛讨论的“建构”理论。“建构”在西方是不言自明的。而在中国,现代建筑运动对“建构”的长期忽视实在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因此,“建构”是现在中国建筑师首先要完成的一项现代建筑时就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建构”是以真实的建造为基础的。

关于朱涛,作为海外的中国学者,首先要注意他论述问题所指向的中心——是中国,还是西方(或美国)。
如果以中国为中心说这个话,我是觉得他还没有必要讨论“取代”的问题——因为中国建设量之大,似乎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网络互联在中国也只是刚开始,各种基础设施也还没有健全,附着电子终端的建筑以及网络文化、网络贸易、网络监控与安全还有网络法律与道德建设等也都在起步阶段,还不可能立刻代替实际的城市生活。一方面是经济原因,一方面也是社会结构没有完全成熟,对下一个阶段的“虚拟社会”还处于抑制作用期。从一个事情就可以看到——中国的父母都严禁孩子上网,而美国已经开始普及网络教育。
如果以西方为中心,或者以西方发达资本国家为论述中心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可以有另一种说法。William J. Mitchell在《ME++》出版后,逐渐以三部曲完成了对未来数字生活的非常具体的描述——能这样写,我想自然是生活中的各种已经发展的事物为他提供了依据。当然,城市生活被网络彻底取代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人是机器,不需要与自然和人的交往。但虚拟网络生活占去城市生活的很大比重已经是事实。可知,跨国经济贸易、信息与文化交流、各种即时事物的输出与进入到个人都是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尤其是渴望自主选择知识的年青人。
我认为,“虚拟城市”与“物质实体城市”完全可以是两个平行互惠的城市,各自根据其内在需求发展,而不可能谁完全取代谁。关于人如何存在,又是哲学问题的讨论了。我倾向于中国的“阴阳调和”论,把“数字虚拟”看做阴,把“物质城市”看做阳,阴阳调和而至统一,绝非各自独立,甚至是一方替代另一方。


DIAO:你认为建筑应该高调的从城市中站出来,达到对城市周边环境的重组还是低调的融入周边城市环境中?

ZRZ:我认为你说的建筑如何处理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放在具体环境里说才合适,而不可以泛论以求某个判断的普遍适用——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供很多人生活居住,并组织为各种各样的可见和不可见的网络。建筑在城市里,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种地段,各种使用人群,各种社会和经济环境。
如果是一片老城区,完全出于保护的目的,当然建筑应该注意和原有建筑的协调关系,而不是突出自己;而如果目的是要激活一片没有活力的街区,则建筑张显独特也不无道理。而建筑能做到怎样,是否能低调或者高调,其实还要综合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来考虑,权蘅利弊,否则也只是空谈了。


DIAO:在你的设计中,你对城市肌理的看法有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谈一下。

ZRZ:“城市肌理”是俯瞰城市时可视的城市样貌。比如北京老城胡同构成的网格。研究城市的发展,我认为不可以一味固守原有肌理,即可视的秩序,并否定其改变的可能。原有城市的结构是由原来社会的权力等级秩序和经济结构以及其他作因共同综合形成。城市内在结构再现为城市肌理。现代社会变化急剧,城市结构也必然随之调整。肌理作为结构的表征,也必然面对要被不断调整的问题。
所以,研究城市结构和城市肌理,我觉得重要的是对各个城市不同主导因素下的变化规则的研究。而研究应该是基于对城市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的,而不可以拿着西方某种时髦的规划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城市用同样的方法施用。所以,我自己以前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把时间放在对各个城市的观察上。认真分析不同城市的不同问题,并加以比较,才可能得到一个属于该城市自己的城市结构发展规则。而肌理是改变还是保留,则是遵循于城市结构自身的发展的。


DIAO:对于你每天经过的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已经经历了不少年头,同时我们也看见了不少问题,张永和,马岩松等都提出了自己对于此地大胆的构想,我想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ZRZ:呵呵,我觉得不是大胆小胆的问题。张和马的想法因为其话语的优越位置而被人注意倒是不可不提。“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可能更多的是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讨论有关,也可以能会谈到全球化或者国际性等话题。论述的中心从某个角度讲是指向西方的——即是说给西方人听的。鸟蛋或者天安门的公园,在很多的论述里是针对政治权利对空间的绝对支配,而不是人民支配空间。这个与国家的政治结构发出对话的游戏,某种程度是有海外背景的中国建筑师有意识的把前设话语向“西方中心”靠拢,引起西方注意,然后以西方的赞叹来获得国人的认同,并非由“中国”出发——因为国人都傻西西的以为“西方是知识的,也是权威的。”这点你可以看的很明显,说话的人都是有“优越的西方知识”为背景的建筑师。
长安街很长,在某个角度讲是和故宫实轴相配置的一条“虚轴”。只是街边建筑千奇百怪,真的是“国际化、全球化”。两轴样貌相差很远,为何如此,我觉得主要原因仍然是各个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后殖民心态同时又夹杂点狭隘的民族意识。


DIAO:在你BLOG中,也看到了你对08年的计划,那么请你谈谈你对A**的08年自己的想法
ZRZ:那是自写着玩的,看书看闷了,写写看书时悟到好笑事情。
对A++还是很期待的,希望08年能真的活跃起来。能把话语打开,能激起更多人对建筑和建筑相关联的各种事物的讨论兴趣。新的带路人应该多重视实践与理论的比较。重视身边的环境,重视对西安的研究。另外,还是应该重视建筑以外的学科对本专业的影响。再,就是探索网络交流的各种可能,积极发展和学院外界的其他朋友的交流。


最后感谢ZRZ能抽出时间来回答我的问题。我们将回帖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主题

2

主题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15: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一的相关资料:
设计师如何严格遵循构成数字世界骨肉的不可见信息流?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答案是强调设计过程参与到所有事物始终处于运动的流动世界中。格雷格·林恩(Greg Lynn)的理论著作,特别是他的《动画形态》一书,都是围绕计算机在这种观点中的潜在建筑应用而阐述的。
  这种方法主要的不确定性在于以下事实:为了从空间上表示数字领域的流动性,除了在某一点上冻结计算机产生的由设计师操控的几何流外,没有别的选择。通过冻结数字流而获得的几何形状将保持其某些初始动态。
      卡罗·拉蒂(Carlo Ratti)和他的同事们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首先,电子网络和场的可视化发生在另一个非形态发生的层面上。他们的制图练习,例如基于移动电话踪迹揭示诸如格拉茨(Graz)或米兰等城市动态的“移动风景”(Mobile Landscape)项目,或者基于WiFi应用旨在可视化MIT校园活动的iSPOTS倡议,都发生在所有的建筑尝试之前。他们揭示了设计甚至不能胜任的复杂性。实际上,他们的设计理念似乎与对获得这些网络和场的一种平静环境的渴望有关,而非与对它们动态的直接空间转换的渴望有关。又比如他们设计的MG 公寓(MG Flat)。公寓室内空间设计和建模的灵感来源于IBM一款名为“可以随处展示”的带旋转镜子的视频投影机,它使得其周围的任何表面都可成为屏幕。公寓是围绕一个核心环境而设计的,它具有较低的隔断,从而使表面间的相互可见性最大化。这使得可在大多数室内墙壁上进行投影,进而营造一种像MIT的House_n小组所展示的那样的计算环境。
27484834311363.jpg




274923515137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0 1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凑凑热闹,呵呵

第一个,总结起来,就是最后一句话:虚拟电子空间与构筑性建筑的关系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看到过一篇科普文章,叫 “空气对话”,作出对未来信息交流的一种设想,其实现在看来,基本上可以快要实现了。
离现在应该有六年的时间了。
    主要意思是这样的。
    用GPS系统给地球上的一切定位,人们通过GPS手机进行实时定位,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手机上都可以立刻显示出自己所在位置的详细信息。比如,进入一家餐厅前,可以打开手机,迅速查看关于这个餐馆的详细资料。人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当下一个人再来到这里时,就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看到其他人的评论,以及其他信息,同时起到了对话交流,广告,公共监督等作用。
    在当时,GPS手机在世界上都算是很奢侈的玩意了,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
    六年后的今天,网络技术最大的进步是Web  2  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发布由原来的公告板(BBS)式的方式变为以网民个人信息发布为主导的,并且是直接的点对点式的发布。网民在网络上将逐渐成为信息的主导。
    googlearth在刚刚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只是一个地图工具,现在,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到了可以同全世界所有网民积极互动的即时交流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上传SU模型,照片,食宿,交通信息,对于任何地球上的一个事物,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评价。尤其是google earth 与维基百科的对接,使信息量达到最大化。人们可以全方位的通过google earth 这个平台来认识世界,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产生交流。
    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随时随地的即时的“空气对话”成为了现实。虚拟与现实的平台就这样建立了起来。
    理论上,这个设想,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了,但同时也会带来政治,文化,甚至于由于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个别国家或者公司在全球的垄断以及对于个人隐私等问题的干涉。信息的泛滥带来的人们对于信息的删选。
    但这个设想真的可以实现的话,真的将会是人类21世纪一影响及其广泛的革命。


    对于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目前最广泛的还是 辅助设计 。数字技术的先驱,应该是 盖里 了,最早使用计算机来对建筑进行精密的控制。不过到现在,盖里的设计方法,其实还是传统的,从草图,然后大量的实体模型,最后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调整和精密的控制。
    另外就是想ZRZ所说的数字化设计了。这方面不太了解,但觉得哈迪德应该算是代表了吧。从哈迪德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比较来看,再联系下80年代到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可以想象哈迪德的作品在形式上逐渐变化的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主题

2

主题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16: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肌理的问题。我赞同ZRZ的说法。凯文-林奇对城市肌理的理解: 在描述城市的结构时,已被广泛接受的隐喻有"树状结构"和"有机体"。"树状结构"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结构,由主到次,依次连接;"有机体"代表的是高一层次的关注个体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的设计思想。然而, 在"树状结构"里,个体之间的联系是死板而重复的。况且城市不断发展,主次的关系和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而城市的空间是不可能理想地改变来满足需要的。
现在发现这个问题问泛泛了,
PS,苏州城中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以园林为模板,西安城是不是一定要去拿历史文化符号做文章这是我想知道的。
ZRZ对于西安城做了深入的研究,那么西安城的肌理怎样改变或保留呢
另外我倒是想听到有人支持Rem Koolhaas的反文脉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的讨论

问题4,又或多或少的要牵扯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中国人向来回避政治,最后却发觉不得不谈,又没有办法去谈,张和马的谈论其实也是多少有些无奈的。http://www.56.com/u92/v_MTQ5Mzg4NzM.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0 1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几个话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肌理的变化,文脉的变化,建筑作为个体在城市中的地位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随便搜罗几个帖子,不一定对得上号,但都是对这个话题的不同方面的讨论


呼吁:大家一起来参与城市机理的对比研究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4&id=335808036&tpg=1&ppg=1&sty=1&age=0#335808036

这个贴比较直观,每一张图的背后,都有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气候,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作为支持。


城市设计成功个案:爱丁堡荷李路新区简介之文脉顺应   [精华]
http://www.abbs.com.cn/bbs/post/ ... &sty=1&tpg=4&age=-1


柯布的城市   [精华]  
http://www.abbs.com.cn/bbs/post/ ... &sty=1&tpg=1&age=-1

居住小区对城市的影响
http://www.abbs.com.cn/bbs/post/ ... &sty=1&tpg=1&age=30

这个贴,和以前发的一个关于开放式小区的讨论贴相关,呵呵


关于城市肌理,ABBS也在很久以前有过讨论,似乎刚刚开始,就没有继续了,,,
http://www.abbs.com.cn/bbs/actions/archive/post/397835_1.html




明天继续!!

[ 本帖最后由 飞天2 于 2008-2-16 10: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0 1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这个贴讨论的话题比较多,放在一个贴里可能会交叉起来弄得有点乱,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分开几个贴来讨论。看楼主意见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主题

2

主题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1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飞天的功课不用心,贪玩了。先说说你对ABBS上这几个帖子的想法:35
因为怕你认不出我 所以我已经3年没换衣服了
另外你很法国很新浪潮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2 02: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个贴,上次没有搜出来


城市肌理问题
http://www.abbs.com.cn/bbs/post/ ... mp;age=30#335885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2 03: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的帖子

这两天比较忙,先给我些时间,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4

主题

104

主题

千足小蚁

积分
876
QQ
发表于 2008-2-14 09: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dk 于 2008-2-11 00:11 发表
对于肌理的问题。我赞同ZRZ的说法。凯文-林奇对城市肌理的理解: 在描述城市的结构时,已被广泛接受的隐喻有"树状结构"和"有机体"。"树状结构"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结构,由主到次,依次连接;"有机体"代表的是高一层次 ...


++++++++++++++++++++++++++++++++++++++++++++++++++
我没有去过苏州,所以不好发表意见。

关于西安和“符号”。我觉得首先不要对符号抱片面的“成见”。符号可以是平面化的,也可以有内指性。本于传统建筑或者传统空间的营造里,符号是不可避免的,符号自成体系。西安定位为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城市,符号也是必须的。只是可以看到一些问题很突出:老城区的更新只是将街道表面符号化,而无法关照地块内部,是一种城市假象,是要被疑问的。我觉得如果西安真的要和传统保持延续,城市内部的问题是更关键的。内部被封闭,一个是因为城市计划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合谋,导致城市文化商品化而流于城市表面,使地域建筑的空间深度被削平,内部问题被遮蔽——这是我觉得研究西安最值得注意的——如何突破表面,深入到内部结构的调整,是西安以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包括居住、商业、信仰等功能任何在内部如何组织,城市道路如何重建等。
关于城市肌理,我觉得是其次的问题。保留和改变由地块内部的关系决定。

Rem Koolhaas的反文脉的观点我觉得你可以先不要太在意。无论是“延续文脉”或者“反文脉”都是在说“大话”,某种程度上的话语暴力并不能真正指导你认识清楚城市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到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且往往会被偏执主导自己对问题的正确判断,并成为其话语暴力下的共谋者。我建议你可以经常对自己说“FUCK Rem”,哈哈。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4

主题

104

主题

千足小蚁

积分
876
QQ
发表于 2008-2-14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数字化,赞同这句"设计过程参与到所有事物始终处于运动的流动世界中。"
数字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由软件生产建筑形式的东西。信息在空间中的交流,空间与多媒体互动,人与多媒体互动,才是数字化对现世生活真正有益的部分。:)

PS:
飞天不做好功课,要批评:P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41

主题

41

主题

积分
397
QQ
发表于 2008-2-15 0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来了

quote:“城市肌理”是俯瞰城市时可视的城市样貌。

谈及对肌理的理解,(我的看法)肌理是一种对行为与活动的约束与限制方式,主体是自然本存与历史叠加(可见物与不可见之精神),客体是存在其中的生物(此处可指人,车等),各种表观的肌理对人类的群居生活产生约束,同时人类的各种群居方式亦反过来影响人类去人为的改造肌理--改造起对人类本身对制约;无论是《聚落探访》中的各式部落分布,还是里坊制的长安城规划,都可以理解为发展过程中人类征服自然并赋予其约束或促进行为的功能的样貌

从肌理入手谈城市规划或场地设计,有上文言,在肌理由自然性演变到社会性到过程中,人类群居产生的等级秩序和生活管理方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若要演变过程的合理并可持续,当尊重原始的自然肌理与遗留的人文肌理,观察并预测生活方式的变化(此过程重要程度不亚于设计工作),从而着手设计工作

:34 拙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6 03: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过年,忙着周转于亲友之间胡吃海喝,惭愧惭愧。。 今天先来把作业补上。

       对于“城市肌理”, 可能算不上是一个固定的学术上的专有名词。它并没有一些可以量化的或者特定的性质来很确定地来说明。 一般来说,它就是指从鸟瞰得来的对城市整体的一个总的印象。所以,可以说是一个感性的概念。
     “肌理”两个字,很形象地表现出这种感性的认识所包含的内容。比如,我们谈到一块布料的肌理,一片树叶的肌理就包含了其中的材质,色泽,脉络等特征。对应到城市,则可以包含其道路的组织形式,建筑布局形式,绿化,水体的交织以及建筑尺度,材质,色彩等比较直观的内容。
      不同的城市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肌理,这是由于基于不同城市的地理,文化,历史,及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

因此,我比较同意ABBS中 “城市肌理问题”这个帖子中andulan 的观点。
1111.jpg

[ 本帖最后由 飞天2 于 2008-2-16 11: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8-2-16 04: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来说,以上硬软两个部分,可以认为是“软”决定了“硬”,从“硬”中可以来认“软”。
比如,在古代,由于交通方式是步行,或者马车,所以道路的尺度不会太大,以满足这种需要就可以了。
街巷由于自身的功能和需要容纳的人的数量的不同,自然就有了宽窄的不同,热闹与安静的区别。
不同地区采用的建筑材料以及建造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建筑尺度的不同。普遍来看,欧洲的建筑尺度就要大于东方。
同样的建筑体系气候不同,比如同样是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就要比南方天井院要开朗,疏松些,导致这些不同的城市的肌理也有变化。
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城市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的共和时期,中世纪的欧洲,以及世界各地多数的村落,城市是自由发展,因地制宜,但也显得过于凌乱,缺少秩序。文艺复兴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以及意大利的巴洛克城市,都反映出当时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中国的城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明显,城市的秩序,体现出传统礼制的要求。
当代的城市,交通系统以汽车为主导,建筑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建筑体量尺度的增大,同时建筑间距也加大,体现在肌理上,就显得比古代的城市要疏密很多。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体现的正是这种特征。
由于城市是经过历史长期发展形成的,所以一个城市的肌理往往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不同的文化也得以在其中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蚂蚁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9-2023 果核发展 .All rights reserved.

Archiver|手机版| |陕ICP备19013355号  QQ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