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O:十多年前,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倡导的“无纸工作室”曾经推动了一场设计方式和建筑形式的变革;而现在更多的建筑师强调的恰恰是建筑的物质性,以及建造本身的诗意。从你在大学设计期间中我同时看到了这两点。比如流动的公园和其他设计试验。朱涛认为。MIT 的William J. Mitchell的《比特的城市》是个极端的例子,认为物质实体的城市很快将被互联
网上“比特的城市”彻底取代——在今天看来是幼稚的观点。你怎样看待虚拟电子空间与构筑性建筑的关系?
Rem Koolhaas的反文脉的观点我觉得你可以先不要太在意。无论是“延续文脉”或者“反文脉”都是在说“大话”,某种程度上的话语暴力并不能真正指导你认识清楚城市的各种问题以及找到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且往往会被偏执主导自己对问题的正确判断,并成为其话语暴力下的共谋者。我建议你可以经常对自己说“FUCK Rem”,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