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关于虚拟电子空间与构筑性建筑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此两者必须在同一参照系环境下来讨论
虚拟电子空间的参照体系是在量子物理的基础上来建构的,而构筑性建筑则是建立在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范畴,今天任何建筑物都还要面对如何克服地球万有引力的问题,而虚拟电子空间并无此需要
之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将此二者放在一起,是由于我们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已经开始依赖虚拟数字化技术,并且在很多方面,我们的设计方向也是如何将构筑性建筑具有虚拟数字化的特征
然而,至今我们看到的建筑物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支撑结构,而且在这种结构还不具有我们所希望的可变性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很难将虚拟数字化空间变为真实的构筑性建筑,现在更多的发展是在保持建筑原有支撑结构的前提下,在建筑空间的多样性使用中得以求解
朱涛对于
WilliamJ.Mitchell的批评是站在自己对建筑建构可能性的理解上做出的,而William J.Mitchell在其著作《比特之城》里所阐述的城市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概念也是基于他本人对于现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生活行为上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活动中这一事实的辩证性肯定
虚拟数字化空间的设计的最终意图同构筑性建筑是一样的,都希望最佳化,最有效化,最合理化的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环境,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上的需要。
但是我们也看到对虚拟数字化空间设计的现实性应用并不是十分有效,面对现实问题的解答需要,虚拟数字化空间还是很难转变维具体的构筑性建筑,尽管有了很多尝试,包括超设计的概念出现,但是这些都很难具有真正像虚拟数字化技术一样落实在每个人身上,至少现在的房地产商很难为此而做出什么投资,尽管在secondlife里有买卖地产的,但毕竟那是第二人生,不是第一人生
伯纳德.屈米提倡的“无纸工作室”的设计方式和建筑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无纸”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对于设计本身来讲,有纸无纸并不重要,建筑概念和形体的出现在一开始也并不是在纸上出现的,而是在设计者的大脑里就已经开始了对设计的思考,我们借助工具将大脑里的设计通过设计训练的图示语言在纸面上表达出来,给予设计一种更为明确的描述,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我们对设计思考,也可以将思考的结果画在石头上而不是纸上,因此设计方式在有纸没纸上并不重要,而对于无纸设计概念,我更关心的是利用无纸的环境,借助全新的电脑工具,我们能创造出同依靠草图纸时代不一样的建筑形式或者设计方法
今天很多建筑的形式异常复杂,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我们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借助电脑工具设计从而使建筑变的复杂了
屈米提出的无纸设计概念在现在看来的确是影响了很多人,包括今天的很多学校,GSAPP, UCLA, AA,MIT, YALEDE都有这方面的倾向,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略的是建筑本身在设计方法上依然脱离不了建筑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有纸”表达,哪怕这个“纸”不在桌上在建筑师心里,毕竟我们不是数学家可以通过心算得到答案,我们依然得依靠“有纸”的环境将我们的抽象设计转变成具体的建筑,真实的摆在我们面前,并被充分的使用
在虚拟建筑设计上我做了一些尝试,并且在香港建筑双年展上对于启德旧机场的未来设计给予了一些解释
我们做出了这样一种假设——未来的城市结构是否会变成一种主板化的结构,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设计责任是设计一块主板,一块表征这个城市性质的巨大主板,我们只需设计好各种个样的插孔,连接线路,而建筑物可以像U盘一样被插在合适的插孔上,整个主板犹如一部电脑,读取,存储,反馈信息,而这些U盘式的建筑可以被格式化,可以调整自己的结构,可以被带到世界各地,作为信息的传播的工具。而作为城市的主板可以被升级,可以重新调整结构,可以有两个CPU等等,而规划的任务也开始发生变化,有原来的重建造,变成修改抹除城市所存储的原有信息
但这也同时引发了一些对于未来城市设计的恐慌,这样的城市是否有归属感,能否辨认,能不能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情和信仰给予保护,我们不是在建造骇客帝国里的机器城市,我们的城市还必须是精神寄托的家园
因此当我们谈论建筑的物质性和建造本身的诗意,我们还是要回到建筑的原点,看待建筑给予人的需要,而对于建筑的物质性和建造本身的诗意也都是存在于作为社会性建筑的更高层面的社会精神需要,文化精神需要,信仰精神需要之中的,这也是今天对于建筑的讨论的重心不再是下一个建筑会是什么样,而是下一个建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精神需要,或者说下一个建筑能否解释我们现在的精神需要或延续我们现时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