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低碳建筑论坛暨中外优秀低碳案例展 
 活动背景
 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中国年新增建筑16亿~20亿平方米,其中的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中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
 低碳建筑已渐成国际建筑界主流趋势,近两年来,国内不断涌现出一些低碳或零碳建筑项目,更多的低碳项目正在建设中….
 
 时    间
 2010年10月20~22日
 
 地    点
 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鸟巢西北)
 
 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 憧憬
 西班牙泡泡工厂、巴西巨型发电塔、海上漂浮城市……我们不得不佩服设计师们的绝妙创意。虽然,他们还没有付诸实践,但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矗立在我们面前,即便不能,我们也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
 展出内容:国内外近年来涌现的优秀的低碳概念设计以及在相关竞赛中获奖的优秀低碳建筑设计项目及其设计理念。
 拟展出项目:
 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巴西巨型发电塔、韩国首尔Gwanggyo绿色城、集雨摩天楼、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泽奥陆生态城市、海上漂浮生态城市、新加坡融合城市绿色摩天大厦、新加坡Beach Road等
 
 第二部分 实践
 伦敦零碳馆、阿联酋马斯达城、世博会低碳案例馆……无论你持何观点,他们都已经存在,或正在付诸实践,让我们一睹其风采。
 展出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低碳建筑项目。
 拟展出项目:英国贝丁顿社区BEDZED、世博会汉堡案例馆、世博会马德里案例馆、世博会阿尔萨斯案例馆、土耳其One &Ortakoy建筑群、清华大学超低能耗实验楼、科技部节能示范楼、南海意库、浦江智谷、英国蜂兰生态房等
 
 第三部分 碰撞
 无论是憧憬,是实践,都汇集了设计者的智慧与心血,他们是拓荒者,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让我们聆听一下创作者们的智慧之音。
 研讨内容:低碳建筑设计经验分享,低碳建筑设计交流与碰撞。
 参与研讨嘉宾: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 叶青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
 德国慕迪设计
 世博会“汉堡之家”主设计师 Ingrid Spengler
 德国索贝克结构设计公司Wener Sobek
 土耳其ERA 建筑规划事务所设计总监 Ali
 土耳其GADArchitecture创始人 Gokhan Avcioglu
 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合伙人 Gregor
 意大利OBR(Open Building Research)事务所合伙人 Paolo Brescia
 西班牙LKS
 
 同期活动
 ●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展
 ●感悟世博•低碳建筑在中国——2010中国建筑论坛
 ●德国DETAIL杂志国际建筑奖2011年全球获奖项目中国展
 ●土耳其、西班牙、日本等国际建筑设计展及设计主题发布
 
 参与方式
 本次活动面向中外建筑设计机构征集优秀低碳建筑案例,采取由行业专家推荐和设计单位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本着推广低碳建筑的公益目的,免收参展费用。参与要求如下:
 1、        申报项目需在低碳节能方面有突出成就,有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支持性数据;
 2、        每家设计可申报1-2个项目。
 3、按要求填写参展申请表,并在8月31日前将表格传真或E-mail至主办单位;
 4、按申报要求将所需参展图板和光盘资料在9月20日前寄至主办单位(送评材料如无特殊要求,不予退回);
 
 参展图板和光盘要求
 1、图板尺寸为900×1200mm,每个项目提供2~3张图板,每个图板均以项目名称作为标题。其中一块图板上应为项目效果图或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能反映建筑物特征的彩色照片,照片数量不限,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其他图板可以通过图纸和文字表达,以说明本工程设计概况及特点, 注明工程在低碳节能方面的成就及相关技术指标及参数;
 2、表达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的图板请采用计算机绘图;
 3、请在每张图板的背面右下角注明设计者单位、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
 4、光盘内应含图板的全部内容;每张照片的电子文件和进一步表达低碳节能理念的图纸、说明等;此外,企业可额外提供关于公司及项目的简短视频介绍在展会现场循环播放。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建星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 中国建材大厦四层 (100037)
 电  话:010-88082309、13811759800        传  真:010-88082333
 邮  箱:nickstar@cbme.cn              网  址:www.iae-china.com
 | 
 |